本报黑龙江双鸭山10月2日电 (记者郑少忠)“百年煤城”黑龙江双鸭山市转变发展方式,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湿地保护,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处,4个县全部晋升为国家级生态县,全市湿地总面积48.5万公顷,占市域面积22%。去年,双鸭山市综合经济实力由10年前全省13个地市的倒数第二位跃升至第六位,实现了经济与湿地“共利”,发展与生态“双赢”。
双鸭山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增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以湿地保护助推经济转型。近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湿地保护与建设资金1.5亿元,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骨干的类型齐全、管理科学、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湿地保护体系。针对辖区湿地分别隶属地方、农垦、森工的实际情况,双鸭山建立起了区域合作管理协调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和中直、省直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网络健全、信息共享、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组织系统,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坚强保证。
近年来,双鸭山市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亿元,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湿地区域内的通行道路、监管站所、气象观测等基础设施。各级保护区基本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科研监测动态化和管护工作立体化。通过串地、调地、买地等方式,双鸭山对2800公顷耕地进行了退耕还湿。同时,双鸭山在不破坏核心区和缓冲区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实验区,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湿地保护和建设。
5年来,双鸭山市共打击处理破坏湿地案件367起。通过狠抓综合治理,实现了生物链的重建,有效地保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了湿地原生态风貌。目前,双鸭山市各级保护区的鱼类明显增多、鸟类明显增加,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已达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1种。双鸭山市还先后与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长春地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大学院校、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湿地保护和利用等科研工作。“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环境监测”、“加强保护区内昆虫保护”等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