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灾害之后,通常会发生混乱,爆发的风险往往被认为是非常高的,这种恐惧很可能源于尸体与流行病之间的关联。其实,不光是尸体的问题。更多的灾后爆发的疫病风险因素,其实还是主要与人口流离失所有关。比如说,安全饮用水、有没有可靠的卫生设施、安置百姓的拥挤程度、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的可用性都在当地疾病生态的背景下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受影响人群中传染病和死亡的风险。
防患于未然很重要。上一篇我们介绍了要警惕水污染带来的腹泻等(最常见的是腹泻症状,原因可能是伤寒与副伤寒、霍乱、诺如病毒、沙门氏菌等等)。这一篇,我们谈谈,要谨防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与缺乏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有关,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洪水后,尤其要谨防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
戊型肝炎(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估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估计有330万人会出现戊肝症状 (1)。世卫组织估计,2015年戊型肝炎大约导致4.4 万人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的3.3%)。
【案例1】防治戊型肝炎比较典型的案例,如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在缺乏安全饮用水的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例和集群很常见。后来发现了超过1200例急性黄疸,许多被确认为戊型肝炎,发生在流离失所者中。
戊肝往往发生在缺乏基本的饮用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卫生服务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该病在这些地区的发生形式为疾病疫情和散发病例。疫情的发生通常是饮水供应遭到粪便污染,可能殃及数百人至数千人。在戊型肝炎流行地区,暴雨和洪水之后经常爆发;该病一般较轻,且具有自限性,但孕妇的病死率可达25%。
【案例2】2004年12月的印度洋海啸因因波及地域之广受灾人数之多被称为“世纪的灾难”,在有关海啸的报道中一个叫班达亚齐的地方引人注目,它是这次海啸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一度被称为“死亡之城”。印度洋海啸之后,亚齐出现了大量感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人群。
对于饮水安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经建议道:
本文是《抗洪抢险多方支援·灾后平安手册》(第二集),希望能为遭遇洪灾的人们提供一些帮助。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