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远处看去,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望远镜镜头里成群的水鸟安然栖息。往眼前看,是一根根竹竿连着围网组成了一道若隐若现的“墙”,“墙”的附近是湖区萎缩后留下的滩涂。
这是宿松县程岭乡新前村湖边的一幅对比鲜明的景象,而这景象并不仅仅发生在程岭乡。“2010年左右我们意识到了巨大的变化,而这变化是肉眼看得到的。”宿松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张胜华颇有感触,他告诉安庆晚报记者,据资料显示,历史上宿松水域水草覆盖率一度达到70%到80%,但现在只有约10%。而且无论是水草覆盖率,还是鱼的种类,较之以前都大量减少。
这样的变化不仅是长期从事湿地管理保护方面工作的张胜华感受到了,在宿松县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显示,宿松县湿地面积超过7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104.18万公顷的6.82%,居全省首位。其中作为宿松县面积最大的湿地,华阳河湖群湿地包含三湖(黄湖、大官湖、龙感湖)两河(二郎河、凉亭河)流域,总面积5万多公顷。
一方面是大量的湿地资源,一方面是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宿松县湿地面积位居全省首位,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湿地出现萎缩和生态退化现象,这不仅影响着湖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还直接威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2013年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后指出,宿松县湖泊型湿地生态环境被破碎化,湖泊养殖种类与密度不合理,具体表现为:部分水域植物种类趋向于单一化,有的湖泊底部已呈现“荒漠化”;湖泊局部水域富营养化严重,湖底腐殖质过多使湿地食物链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相继建闸以及水产养殖业发展等行为,使江、湖水体连通性变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湖群湿地,2013年12月宿松县林业局提出设立湿地保护区并获得安徽省政府同意。宿松县随后又采取了工程建设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修复措施,恢复湿地自身功能和生命活力,严禁滥捕滥捞和过度养殖。同时宿松县林业等部门还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开展不定期检查,有效保护了湿地资源的安全。
在此基础上,宿松县还成立了专门的临时办公室,调研目前宿松县域湖区资源及现状,为后期进一步的保护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基础。
2015年9月宿松县启动专项治理华阳河湖群湿地工程,将在5年时间投入近5亿元资金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宿松县林业局正在开展项目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但湿地恢复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宿松这样一个水产大县而言。丰富的湿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资源,但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和破坏。
在新前村村民司先得的描述里,村子旁边从前草丰水美,但大规模发展围网养殖以后一切就变了。作为著名的水产大县,宿松近几年也曾多次提出拆网还湖的计划。不过相关部门人士也坦言,由于成本过高,以及后续经济发展、人员工作安排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拆网还湖想要得到切实的落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宿松县林业局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了7个监测点,负责湿地鸟类疫情监测和巡护。安庆晚报记者跟随其中部分工作人员来到千岭乡的一处湖边,由于离村子较远,这里显得格外安静。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干扰,鸟儿也格外闲适、自在。一位工作人员找到熟悉的观测位置,看着远处形成几道黑线一样的鸟群,像是默念,又似是对身边的人感慨:“这才是湿地应该有的样子啊。”(罗钧 记者 成洁)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