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媒体: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荆学华
专业号:大兴安岭湿地
2011/3/7 15:10:18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区”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生态安全保障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养生旅游度假区、对俄合作新兴区、城镇化先行区“五大功能区”,积极推进“十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低碳绿色转型崛起之路。这是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李海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着重谈到的。
  
  李海涛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作了重点安排,对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兴安岭作为四大国有森工林区之一,有林地面积67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87%,活立木总蓄积5.23亿立方米,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高达1163亿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重要的贮碳纳碳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谈及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时,李海涛说,去年12月,《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也是林区人民多年来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按照地委、行署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今后要重点从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区将深入实施二期“天保”工程,全面停止主伐生产,今年木材产量由214万立方米调减到72万立方米,2013年调减到56.5万立方米,确保三年调减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五年实施森林抚育1045万亩,森林改培800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全力建设国家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到2015年,力争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55亿立方米,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2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1%,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13个百分点。最大限度恢复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面建设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兴安岭作为国家批准的首个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从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林业低碳功能培育、低碳生活构建和低碳能力提升等5个方面入手,重点建设一批低碳示范项目和1万公顷碳汇造林项目,努力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制度创新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文明生态化,建设具有林区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0亿元、20亿元、2.4万元,实现五年翻一番以上。人均主要指标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升级。随着二期“天保”工程和“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大兴安岭进入了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全区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建非林替代、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在三大类七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发展低碳养生旅游、绿色矿业及新材料、寒带生物、清洁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为龙头,重点建设南瓮河湿地公园、北极冰川地质文化公园等一批精品景点景区,加快建设北极旅游名镇、兴安石油小镇、阿木尔蓝莓小镇、塔河鄂伦春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名镇,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养生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力争低碳旅游总收入实现100亿元,五年增长4倍。发挥我区是全国十六个重点成矿带和三个重要找矿靶区之一的优势,积极引进矿产冶炼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松岭134万吨钼矿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开发利用,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绿色矿业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绿色矿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五年增长7.5倍。发挥寒温带生物资源优势,构建生物医药、生物中间体、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四大体系”,全力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寒带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寒带生物产值达到100亿元。二是巩固提升绿色食品和林产工业等两个传统产业。积极推进野生蓝莓抚育、种植和以蓝莓为主的野生浆果加工,建设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加工基地,同时,切实抓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基地建设,2015年力争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五年增长5.6倍。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中俄石油管道通油为契机,着力打造中国最北部对俄资源型产品中转、区内资源型产品集散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境外木材采伐和资源开发加工等对俄经贸合作,办好国内知名的低碳经济论坛、北极光节、冬至节、蓝莓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打造“南有博鳌镇,北有北极村”的会议经济品牌。
  
  加快推进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多年来,一直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随着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体制性的弊端愈加突出。我区启动的十八站林业局林业体制改革试点,目前实现了政企、事企和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模拟分开,完成了教育、粮食、卫生等部分政府职能的移交工作,其他林业局的政府及社会职能移交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为此,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加快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和森林资源管用分开,建立起有利于保护与发展、充满活力的林区管理体制。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尤其是受开发建设时“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影响,多年来林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很多林区职工居住在板夹泥等简易或半简易房屋,棚户区总面积达556.9万平方米,生活条件非常艰苦。2008年以来,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全区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215万平方米,今明两年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争取2011年、2012年分别改造244.3万和97.6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林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将把棚户区改造与生态移民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规划撤并村屯户数1.4万户,撤并林场、经营所、管理区20个,鼓励支持林业局居民向中心城镇转移集中,到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3平方米以上,县、区、林业局址等中心城镇实现“三供两治”全覆盖,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使林区职工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全力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以国家实施二期“天保”工程为契机,为林业职工人均月增资873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林业职工工资达到全省城镇产业工人工资平均水平。
阅读 54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