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冯光海
专业号:冯光海
2016/3/15 10:20:38
春季鸟类迁徙在黄河口拉开序幕
2016年3月12日,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的巡护人员在黄河口湿地进行巡护时,发现了5000多只黑腹滨鹬汇聚在一起,那个你争我抢的场境足以令人震撼。3月13日,当大汶流巡护人员监测到250多只黑尾塍鹬在闹春的时候;当监测到100多只鹤鹬把嘴插入泥水中在抢食的时候;当看到成群结队的砺鹬在我们的头顶上空飞来飞去的时候;当看到300多只反嘴鹬在水中嬉戏的时候;当黑翅长脚鹬迈着舞步,跳动着长长的腿卖弄的时候;这意味着鹬类拉动了春季鸟类迁徙的序幕。
鹬类主要栖息于水边、沼泽地、开阔地带。多数地面营巢,雏为早成鸟。多以水里的昆虫、小鱼、贝类和两栖动物为食,滩涂的此类生物比较丰富,能给其提供大量的食物;有时也吃种子、浆果、细根等。鹬的种类很多,大部分鹬类的羽毛色与海滩颜色相近,只有砺鹬、黑翅长脚鹬、反嘴鹬有白色与黑色的羽毛,是比较漂亮的鹬种。反嘴鹬的嘴黑色,细长,显著地向上翘。它在沼泽中行走,其嘴如晃动镰刀一样向上弯曲。黑翅长脚鹬是一种腿特别长的涉水鸟,是湿地众多候鸟中的“美少女”,身材修长,黑黑的翅膀,长长的红脚,尖尖的黑嘴,喜欢成群结队,浅水而居。砺鹬体型浑圆,脚短粗。嘴形较长而强健,适于开启坚硬的贝壳(牡蛎等)。嘴通常是红色或桔红色、脚粉红色。每当看到这些鹬类,它们洁净的身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鹤鹬、黑尾塍鹬、黑腹滨鹬等通过长嘴不断地在泥表面左右来回扫动觅食的样子,实在是可爱极了。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得力,管理力度加强,通过调水调沙使黄河口的生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反嘴鹬等诸多鹬类出现的数量也变得多了起来。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且呈现鸟类数量逐年增加趋势。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