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晓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他管理的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8年成立的,这儿生活着10余种珍稀保护动物,其中包括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黑鹳等珍稀鸟类。
“尕海湖被当地群众称为‘神湖’,但是在上世纪1995年、1997年、2000年曾经3次干涸。”袁峰晓说,湖水干涸,周边的13眼泉水也都不出水了,生活在尕海周围的一些珍稀鸟类生存状况面临严重的问题。
尕海湖生态的急剧恶化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这个区域展开保护。
“我们通过采取筑坝引水、核心区围栏育草、禁牧休牧等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使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尕海湖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480公顷恢复到现在的2170公顷,尕海湿地出现恢复性增加。”袁峰晓谈起保护效果的同时,也直言他也有一些烦恼。
他的烦恼来自于他脚下的道路。沿着湖边穿过的这条公路是从甘南藏族自治州内一个县城前往另一个县城的重要通道。“尕海湖边属于这个保护区的核心区,应该是鸟儿的领地,但每年都有20多只珍稀鸟类被路过的汽车撞死。”
这条公路对于栖息在湖中、湖周围的鸟类造成的干扰不仅如此,这里是在甘南旅游的必经之路,许多游客都会在此停车观景赏鸟,但一些游客也会把塑料瓶之类的垃圾扔进尕海湖的围栏里。
“要保护这些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就要把这条公路挪开。”袁峰晓介绍说,在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回复。国家批准把这条公路改道到核心区外,这个项目投资4.7亿元,将在今年开工。
“这个项目将使这些鸟儿安家,也会使我安心。”袁峰晓说,保护区最新调查的数据就给了他信心,黑鹳从2004年的不足10只增加到今年的319只,约占全国分布总量1800只的17.7%;另一种珍稀鸟类黑颈鹤成群在这栖息、越夏繁殖,从2004年的1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00多只,尕海湿地成为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