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35河道中段截污上半年完成

媒体:昆明日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1/23 16:08:39

  昨天(22日)是腊月27。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率市级四套班子成员巡查第11条入滇河道——洛龙河,对河道综合整治进行“期中考”。仇和要求,35条入滇河道年内全面截污;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要坚定不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3年见成效、5年大变样、8年实现根本好转。

洛龙河清澈见底能游泳

从洛龙河源头黑龙潭沿河道下行,经米兰园一号桥,一直到入湖口,仇和、张祖林、杨远翔、李培山、田云翔等领导一路仔细看、认真听、全面查,实地察看两岸道路贯通、堵口查污、污水处理、沿岸整治、两岸拆迁、沿河绿化、防洪工程建设等工作进展,仔细察看沿途水质,在入湖口绿化带种下纪念树。

洛龙河古名倮倮河,清代改名洛龙河,发源于呈贡县白龙潭和黑龙潭,由东向西在斗南街道江尾村进入滇池,是呈贡县3条主要入湖河道之一,也是唯一一条流经呈贡县城、集生态景观、防洪和截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河道。

从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实地巡河结果看,在副市长、“河长”赵德光的督促率领下,洛龙河流域经开区和呈贡县对河道的整治力度很大:封堵了生活污水、农灌过剩水排口,沿河铺设了截污干管,农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搬迁了河道两岸200米范围内的餐厅、加油站、洗车场,已经没有养殖污染和工业污染源。记者看到,洛龙河上段园林河道出现雏形,中段水体湖泊基本建成,下段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河岸边的违临建筑也彻底不见了,河道生态、流畅、清洁、通达,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景观长廊,河水清澈见底,由整治前的五类水变为现在的三类水标准。大家由衷赞叹:“这么清的河水,真可以下去游泳了!”

三大污染源治理齐头并进

“污染不是天灾是人祸,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仇和对大家说,治理污染最根本的是改变人们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能够与时俱进。要把河道和滇池流域治理的过程,变成引导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昆明市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生活、工业、农业面源三大污染源治理要齐头并进,一手抓工程治理,通过工程处理的方法解决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一手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施肥水平、改变种植方式,建设村庄周围湿地,工业污水经过湿地净化,生活污水通过工程处理尽可能做到中水回用。

水环境治理须遵循规律

仇和再次重申,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遵循规律:坚持“一个方针”,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掌握“一套规律”,着眼整个流域,面向汇水区,由面到点、由流域到水域、顺流而下,从大流域到小流域,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从大环境到小环境。把握“四条原则”:湖外河外截污杜绝增量污染源,湖内河床清淤减少存量污染源,恢复湿地、修复生态能;外流域调水、增强水动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抓“一湖两江”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整治、全面绿化“四全”工程,坚定不移地抓35条河道“158”综合整治工程,坚定不移地抓滇池周围“四退三还”工程,坚定不移地抓滇池环湖截污和交通、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淤、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六大工程”。

据悉,外流域调水将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牛栏江调水,到2012年确保每年有6.5亿立方,滇池由4年换一次水到两年换一次水;第二步通过远期目标金沙江调水,每年有15亿立方水,滇池基本可以每年换一次水。

截污到今年底要“回头看”

“重中之重是截污。到今年年底要‘回头看’。”仇和要求,河道“158”综合整治工程的“1”,即35条河道要全面截污、全面完成,“5”要有所突破、“8”要全面推进。在不断观摩中,汲取经验、弥补不足,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加快推进“158”工程。同时,培育市场引导力、组织社会参与力、实施法规约束力,再加上党政推动力“四管齐下”。通过制度创新、社会动员,一定会大大缩短湖泊治理周期。仇和充满信心地表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就能实现根本好转。”

上半年完成中段截污工程

“节前的巡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扭住滇池治理关键不放松。”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说,洛龙河有了很大改观,综合整治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要结合老城区改造抓紧进行河道中段的截污工程,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河道周边低于河床的农田、沟渠,也要尽快出方案、采取有效的工程和生态措施治理面源污染。

“河长”赵德光谈了治理洛龙河的过程、做法、经验和体会:统一目标,与新城建设结合,把河道整治建设成城市公共公园、文化景点、旅游景观;统一标准,排污标准化;采取公司运作模式,与城市开发、土地利用结合;强化干部群众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生态环保意识。他告诉大家洛龙河整治的目标,确保上游、中游达到二类水、下游达到三类水标准。

记者了解到,省滇池水污染防治督导组对昆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非常重视、支持,每位专家挂钩联系2条河道,指导、督促河道治理工作。

15条入滇河道污染显著减轻

35河道中段截污上半年完成

经过一年的治理,盘龙江水越来越清。

昨日(22日),记者从市滇管局获悉,“河长”治理河道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盘龙江、新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大河等15条河道水质污染程度显著减轻,大观河、柴河、白鱼河等3条河道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治湖先治河”。主要入湖河道是滇池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污染物进入滇池的主要通道,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入湖河道对滇池的污染,去年以来,昆明创新治滇、治河机制,由市级领导直接担任滇池流域内的35条入湖河道和1条出湖河道的“河长”,建立了定期观摩巡查制度,每半个月按照同规模、同规格、同规程的“三同”标准对一条入湖河道集体观摩巡查,并就发现问题实行重点督办。目前,盘龙江、新宝象河、大观河、金汁河、新运粮河、采莲河、船房河、牧羊河、马料河、柴河已完成“期中考”。

“治河先治污”。截至目前,已经在主要入滇河道两岸种植各类苗木及攀援植物240余万株,通过实施片区截污、河道截污、道路改扩建等共铺设管网307公里,建成垃圾收集间892间、垃圾池166个、垃圾中转站9座,打捞河道内水面漂浮物4.6万吨;拆临拆违拆迁97.5万平方米;流域内已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中水站)162座,在建110座,关闭和搬迁散养及规模总户数10761户、禁养畜禽总计243.9万头(只),198户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目前,不少入滇河道“全线截污、全线禁养、全线绿化”先后告捷,“堵口查污、截污导流、中水回用”的综合整治正有序推进。据环保监测表明,截至去年底,35条入湖河道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比2007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盘龙江、新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大河等15条河道水质污染程度显著减轻,大观河、柴河、白鱼河等3条河道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各河道沿岸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据有关人士介绍,按照“工程最小化、生态最大化、人工干预最小化”的要求进行的整治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有乌龙河、船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而盘龙江、新运粮河、海河、西坝河、老运粮河、金汁河、玉带河-篆塘河、洛龙河8条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开工,马料河、捞鱼河、护城河3条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已经完成。

据悉,目前,盘龙江等部分入湖河道已经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部分河道的有关监测系统正在建设中,“十一五”期间,主要入湖河道将实现“全覆盖、无盲区、连续不间断”监测。

阅读 23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