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畲族先祖雷进裕公带领族人从福建罗源迁入景宁,与汉族兄弟共同生活,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景宁正式设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取“景泰缉宁”之义,故名景宁。后几经撤并,1984年,国务院批准以原景宁县地域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7年,浙江省政府授予景宁“革命老根据地县”称号。
景宁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畲族文化灿烂多姿,歌舞、服饰、语言、习俗等别具特色,菇民戏、花灯、木偶戏、花鼓戏等民间艺术生动活泼,古籍《高皇歌》和祖图是畲族文化的瑰宝。1994年9月,畲族民间艺术团赴日本参加福井“国际艺术节”,畲族山歌从此走出国门名扬世界。“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畲族山歌之乡)”。并相继获得“中国民族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浙江省畲族风情采风基地”、“浙江省国际民俗摄影采风创作基地”等称号。
景宁是“农村水电之乡”,县内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达22.2亿立方米,人均为全国的7倍,水能理论蕴藏量6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53万千瓦。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151座,总装机32.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7.6亿度。2004年,水利部授予景宁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称号。
景宁是“香菇之乡”,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香菇栽培历史。食用菌栽培品种有香菇、黑木耳、大球盖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等10多个。1995年“山山”牌香菇、黑木耳双双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2001年分别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再获浙江农博会金奖。2006年,景宁香菇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之一。景宁多次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
景宁是“茶叶之乡”,出产的惠明茶早在1915年就与贵州茅台酒、天津泥人张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近年来统一惠明茶的品牌使用后,在品牌建设上实现了长足发展。2004年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被国务院国家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国务院专供茶。2008年“惠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景宁是“生态之乡”,是全省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有林地239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73万亩。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98%以上的地表水是二类水质,森林覆盖率达79%,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生物物种十分丰富。境内有被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湿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望东洋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调查,景宁获得前五位的殊荣。
景宁是“廊桥之乡”,境内留存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木拱廊桥41座,是畲乡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大际乡的胡桥、东风桥,东坑的上桥、下桥、白鹤桥、平桥、龙潭桥、北溪桥和大赤坑的成美桥、大地桥等,建筑风格独特,颇有古建筑韵味。如今的景宁廊桥已经浓缩成一种旅游文化,成为游人、摄影家们驻足观赏和民俗研究的对象,每座廊桥都以其独具魅力的故事吸引着游人。
景宁还是“移民之乡”,新安江电站全县安置移民500人;滩坑水电站建设,全县动迁移民2万人,安置移民4000多人。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借助浙江省委、省政府(浙委[2008]53号)文件的强劲东风,景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到2012年实现“全国十强(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前10位)、基本小康(接近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基地(建成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三大目标,17万畲汉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正努力朝着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的目标迈进。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