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迹象学说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6/1/9 15:46:33

迹象学说

这是一种综合迹象,有春荣秋枯的天地造化,有造物弄人的可悲可怜。我从这景况边儿走过时,木讷的脑海里飞快地闪过一个念头,能量以温度的方式很快在大气流动的空间里匿迹了,留下这一片黑色的略带火烧有机物味儿灰,灰,没有飞或由于潮湿的原因飞不起来,所烟灭了灰还在。

我就想,这黑色的主要成份就是碳了,可能还会有钙和磷,这么一大片夏天时郁郁葱葱一两米高的绿色光合物,就汇集了这么一点儿碳,还掺杂有钙磷,至于霾中的成份就会更少,但还是值得尊敬和崇尚,必竟它们的努力缓解了环境恶化的压力,要是放到医院里,不管是二甲还是三甲,在读书和实践经验总结都难以达到的境界,数万元都是会被权威听证会认可的。

 

我再想,原本这些草们,包括蚕草,稗草,罗布麻,狗牙根,芦苇,BE杨,白茅,葎草,黄蒿,野大豆,苍耳等等,接受天地的恩赐,就是为了后代昌盛,有性繁殖的无性繁殖的根孽的,都在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充分的情况下完成着自己天然的使命。而这些在秋凉中枯萎的生命载体,也是为了改变生存环境而去粉身碎骨的,比如下雨雪了说多吸收一些水,阳光下风高天挡住让水走的慢一些,为来春种子发芽或根际萌孽提供便利的条件。还有可能利用其它生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没有生命力的枝叶和坏掉的根部,使立足之地形成更加多的肥水贮存库,使自己的生存环境更优裕一些,就如我们特别渴望碧水蓝天空气清新一样。

可是它们的美梦破灭了,唇亡齿寒,处于生态链上的所有自认为自己有灵感的,别人无灵感的,都会一样遭受欺辱,就如我们无奈讨厌的霾一样。

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对得起自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突然想起孟非的一句嘴边儿话:不做死就不会死。我们今天感到危机的,难到真是我们做下的。

阅读 109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