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媒体:原创 作者:张卫东
专业号:重大绿服队
2009/10/31 0:32:07
摘要 开县澎溪河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是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典型。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一些保护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方法并讨论了合理利用消落带湿地的方式,为使开县澎溪河湿地更好地造福湿地周边人民并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一些依据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开县澎溪河 消落带湿地 保护 利用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将在澎溪河流域形成65平方公里、高差达30米的消落带,在整个三峡库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开县新县城,地理位置极为特殊,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三面环水面积达14.8平方公里。保护与利用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不仅能为开县生态旅游、库区后靠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为开县消落带乃至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模式和借鉴,而且将为国内外提供了解大型水库消落带湿地科普知识的基地。
1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概况
开县彭溪河长110公里,主要支流有五条,水源主要靠降雨,次为渗出的地下水。彭溪河流城总面积663.2平方公里,有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有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坝。两边纵深地带的年平均雨量950毫米,最大1650毫米,最小519毫米。雨量集中在五至十月,占年雨量的70%以上,最枯流量4.6秒立方,最大流量6889秒立方米。
开县澎溪河湿地以消落带湿地为主,在三峡库区的消落带湿地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湿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降雨丰沛等气候特征。春季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连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雨雪,湿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水禽多达30余种,数量达到上万只,其中,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就有十余种,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赤颈鸊鷉、鸬鹚,等等;野生脊椎动物306种,其中哺乳动物38种,鸟类174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3种,鱼类6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28种,如水獭、鸳鸯、大鲵等拥有高等植物1100种;浮游植物98种,水生高等植物121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银杏、金荞麦、绞股兰等。
2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
2.1 蓄洪、泄水、输水功能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作为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的主要部分是三峡水库蓄洪、泄水调度运行所形成的水位消涨区域,亦是我国中线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补水输移区。它的蓄洪泄水对保障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三峡工程发电、长江上游航运和南水北调取水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三峡工程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功能依托消落带蓄洪泄水保障,所以它承担着消落带生态服务功能。
2.2 生态缓冲,保护开县生态安全功能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是开县水陆生态系统之间衔接过渡的重要子系统,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最主要、最活跃的地带。澎溪河消落带及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截堵沉积河岸流失泥沙、防治消落带水土流失、保护河岸稳定、滞留过滤与降解净化有害物质等的具大作用,缓冲陆岸带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污染和直接干扰、具有保障澎溪河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功能,是河流防御陆域干扰破坏的最重要一道生态屏障。
2.3 生态景观功能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三峡是国际黄金旅游带,三峡库区生态景观对中国及中华民族的世界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同时开县澎溪河消落带作为开县陆地生态景观与河流水生生态景观的交错过渡带,最吸引眼球的重要景观;具有衔接和促进水陆生态景观稳定与发展的功能,对开县生态景观整体及格局、开县黄金旅游带整体及主要景区景点旅游景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4充当消落带湿地周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保护人群健康功能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周边,分布着1个县城、3个集镇和广大农村,人口、产业较为密集,是开县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消落带是周边城乡居民及周边移民重要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消落带应具有为周边城乡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保障人群健康的生态功能。
2.5 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功能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面积大,具有水体、陆地、水陆交互和库湾、“湖盆”、河口、岛屿等不同的生态环境,水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频繁强烈,为水、陆、两栖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存条件,是候鸟、留鸟、鱼类及珍稀濒危水禽与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繁衍场所与迁徒通道,是物种生命活动活跃的区域。保护、培育好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和丰富库区生物多样化的功能。
3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保护
3.1充分尊重自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J.E.拉弗洛克就提出了地球生命体理论—Gaia Theory.该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系统,对于外在或人为的干扰具有稳定性。我们还远未弄清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我们许多看似聪明的治理工作,对于自然界来说可能是愚笨和可笑的。因此,对于开县澎溪河消落带的保护、治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大自然的自我设计、自我修复功能。
3.2 大规模保护工作应建立在科学考察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
在刚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初期,不要作大规模的人工处理,让沙石、泥土、水道、植物、动物等自我设计,对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多年观察后,根据它们的变化规律再进行人工设计。
湿地面积的扩大,鸟类自然会增多。30米消落带的变化很难预测,先锋树种(湿地植物)将会很多,泥滩、浅水区就像海岸系统一样,在夏季将会是鸟类和水生动植物的乐园。如此庞大而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史上是没有参照、对照和借鉴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观测,根据其自身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
3.3 在支流和河口盲目筑坝将破坏湿地生态
由于消落带湿地水位是和季节相反的涨落,冬季蓄水,水位升高;夏季泻洪,水位降低。如果在河口盲目筑坝、修建人工工程,就会形成大坝套小坝,小坝上面再建小小坝的局面,这样将会改变河流固有的功能,也会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造成破坏,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消落带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为什么要去干预呢?人为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
3.4 严格控制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周围居民密集必须严格控制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严禁在湿地区域内修建纸厂、小化工厂等污染企业,且对已有的污染企业由政府出资实行关停并转,以确保消落带湿地的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
3.5 提高公众对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保护意识
只有公众广泛参与,才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湿地周边的居民生产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他们是湿地保护的主力军。加强湿地特别是澎溪河内消落带湿地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要让他们知道保护消落带湿地就是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让澎溪河周边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湿地保护。
3.6 通过科学研究加快人工湿地生态循环自然化进程
在消落带湿地经过一定时期的演进后,针对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小面积的试验区,作一些深度不同的科学试验,使其较快地适应自然演替,缩短消落带湿地自然设计的周期,成功后大面积推广。
3.7 加强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法规建设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保护的法规,做到消落带湿地保护有法可依。这是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保护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科学合理地利用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
近百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湿地,其具有的和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性,将为各种生物生存提供全新的生境。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消落带湿地,使其成为一条富饶的宝带。。
4.1 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和反传统农业
消落带湿地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点,处于漫长而湿热的夏季,正是水位消落的季节,更是发展农业的好时光,可以在条件较好的消落带选择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发展湿地农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反传统农业,如种植水生花卉、湿地苗木、开辟梯级鱼塘等生态种养殖业。
4.2 发展生态旅游
美丽神奇的三峡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三峡库区蓄水后,大量的浅滩、沼泽、河口三角洲,星罗棋布的岛屿、半岛,与自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消落带湿地景观,在建和拟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区域,都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4.3 正确处理好消落带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要树立科学合理地利用就是保护,盲目地保护也是破坏的观点。
5 结论
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母,时间为父,让消落带湿地在无尽的岁月里自然衍生,使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永远造福于周边人民。
参考文献:
[1]周恺,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帯湿地的保护与利用[EB/OL],http://www.shidi.org/sf_202B0DB6EC8840478220CA0ECEC55F27_151_cqsd.html,2008-8-7/2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