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经验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烟台海岸带所揭示降雨对滨海湿地碳交换影响的新机制

媒体:中国科学院网站  作者:佚名
专业号:红树林基金会
2018/4/30 20:35:32

滨海湿地富含土壤有机碳,其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甲烷生成率较低,并且能够捕获和掩埋大量有机碳。因此,滨海湿地被认为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也是全球“蓝碳”资源的重要贡献者。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降雨分配导致的干旱或者季节性积水会通过改变土壤及大气湿度环境,调控植被生理代谢过程,最终影响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另外,由于受浅层地下水位的影响,即使没有降水,滨海湿地土壤水分也相对较高。当降水发生时,土壤可能会迅速饱和,导致缺氧条件,减少土壤有机碳分解。因此,准确量化湿地碳交换过程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对于理解其碳平衡动态和碳汇功能至关重要。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基于连续4年的土壤呼吸自动化监测数据,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韩广轩研究组揭示了降雨脉冲对滨海湿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即使小的降雨事件会通过增加土壤水分而迅速降低土壤呼吸。降雨发生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降水后土壤呼吸的变化量与土壤水分的变化量有关。此外,即使在缺氧条件下,大量硫酸盐和高盐度的存在抑制了滨海湿地CH4的产生和排放。因此,降水事件可通过增加滨海湿地土壤水分和诱发土壤缺氧条件,限制根系和微生物的氧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抑制土壤有机碳分解。当前黄河三角洲降水减少和气温上升的暖干化趋势,可能会加速土壤有机碳分解,从而降低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Precipitation events reduce soil respiration in a coastal wetland based on four-year continuous field measurements为题,在线发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

此外,基于涡度相关连续观测数据,韩广轩研究组探究了降雨季节性分配对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植被快速生长期,由于降雨少,蒸发量大,干旱导致的盐胁迫降低植被的光合强度,对NEE产生抑制作用;在植被生长中期,受降雨以及浅地下水位影响,强降雨导致的淹水胁迫降低植被光合作用和自养呼吸,最终对NEE产生抑制作用。该研究揭示了降雨分配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源汇功能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为预测未来极端降雨事件对湿地碳收支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Dual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redistribution on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of a coastal wet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为题,发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

阅读 83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