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经验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红树林是红色、粉色也是绿色的

媒体:红树林基金会  作者:内详
专业号: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
2023/4/3 10:56:45

红树林其实并不“红”,它们似乎和公园里的树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它的扎根之地不是普通的土地,而是海水淹没的滩涂。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就像一座小小的生态公寓,从根部到树冠,许多动物都能在那里找到合适的居所。

目前,许多生长着红树林的国家都在积极修复红树林生态。中国颁布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印度尼西亚开始了新的红树林修复项目,希望在2024年修复60万公顷的红树林,肯尼亚许多沿海社区中也有很多志愿者自发地种植红树林植物。

而相比起其他生态系统,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并不算多,全球的红树林面积相加,也仅相当于亚马逊雨林面积的3.7%。而红树林究竟“红”在哪里?这样“小众”的树林为什么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本期的「地球快乐吗」播客中,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嘉宾

周海超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研究中心)副教授,植物学理学博士

窦平平南京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剑桥大学博士

蔡小芋多伦多大学景观历史理论博士候选人

本期主播

亦爽GreenLens项目总监

05:26 | 红树林“红”在哪里?

周海超:红树林的“红”来自于植物体内一类单宁的物质,它接触空气后氧化会变成红色,东南亚人在伐木的时候,树身伤口上是红色的,这种红色是渐变的,有不同的深红色、浅红色、粉红色,这样的“变色”也是树本身的一种保护机制。

图片

红树林的“红”,图源:Christian Ziegler

以前这种物质可以作为一种化学防疫物质,防止病虫真菌病虫害的损害,东南亚人民还会把它当作染料。

红树林不是一种植物,它是一类植物,专业上叫植物群落,它属于一个群落,生长在河口和海边的木本植物群落,里面包含了很多不同科的植物。

红树林并不是喜欢海水,只是耐盐碱性高,盐对所有生物都是一种胁迫,一种逆境,红树林并不喜欢盐,所以河口淡水和海水交界处是它们生长得最茂密的地方。

图片

图源:Mohamed Sameeh/Unsplash

还有一种叫做半红树的植物,可以将它理解成两栖植物,它既可以在海边生存,涨潮的时候盐分比较高也可以生存,但它也可以在陆地的公园里生存,这种半红树在深圳甚至是南方很多地方的公园和道路上都有种植。

10:25 | 找到红树林,关键时刻能救命

周海超:要适应海水这种生境,红树林发展出了复杂的气根。这种自然的根系构造就是为了抵御风浪,有研究数据可以表明它对台风的抗打击性,要远远高于我们人为建筑的水泥堤岸。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前沿有一排红树林,台风来的时候后面鱼塘堤岸就不会被打坏。

图片

红树林植物的根系,图源:David Clode/Unsplash

这是一种柔性的万里长城,如果没有红树林,印尼海啸会让整个东南亚都受到影响,但它也反向让东南亚开始大规模修复红树林,可能他们更加切身体会到了红树林能够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

12:04 | 关注红树林,关注的是什么?

窦平平:深港双年展是我切入红树林的一个契机,我受邀做一件展品。当时就构思用怎样的一个主题来切入,建筑师和艺术家切入一个展览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做自己感兴趣自己擅长的东西,另一种就是有在地性,根据展览的发生地同时又在自己长期关注的主题上做出延伸。

图片

图源:Timothy K/Unsplash

我会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就是我会把这个展览的主题跟我自己的兴趣相链接,就希望找到一个在地的锚点。在深圳做双年展,选择深圳的市树,这个事情就挺有意思的。我在深圳生活的经历,让我感到这个地方虽然高度城市化,但保留了非常多的生态公园,能够从这种高密度的城市一下子进入到一个被自然包裹的环境。

我觉得深圳这个城市跟这种生态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当时就想切入这个主题,翻阅了一些资料,看到南兆旭老师的一本书叫《深圳自然笔记》,有一页是关于红树林寄生的漫画,它就像一个树的楼房,住在地下室的是这些鱼类、螃蟹、虾类,住在地面层的是一些昆虫和浮游植物,住在低层的是一些蛙类,高层是鸟,这种多生物聚居状态就特别打动我,所以很希望把这种深圳人身边的生境带到展览中。

图片

红树林生态系统,图源:Seadam-Dreamstime.com

蔡小芋:我从小喜欢看赵忠祥老师的那一系列纪录片,包括国外的国家地理、探索频道,我其实一直知道红树林,以前旅游的时候,在广西和海南都见过红树林,但是当时的认识没有那么深。

我出国留学了以后才第一次进入红树林,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对红树林,是局限于国外的保护措施,在涨潮的时候,我们坐小船在红树林间的一条水道航行,我们其实认知的红树林是只有他树冠的那一部分,像窦老师说的那种多层动物公寓,游客一般感受不到的,或者我们坐船其实是感受不到的。

这几年在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生态设计里我们就要疯狂种植红树林,但其实大家对红树林的认知并不是很了解,只是认识到它是一个物种,或者说它是一个生态系统,但是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红树林里面。

图片

图源:Rod Long/Unsplash

亦爽:听起来红树林它的生命力还是挺旺盛的,现在它遇到了什么问题,才会让全世界都来关注?

周海超:红树林有一个“三高”,高的生产力,植物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这些元素变成有机的一个过程,能够让动物然后启动食物链的复杂的系统的第一步,所以作为生产者红树林有高生产力。包括蓝碳,红树林储存碳吸收碳能力很强,这也和它的生产力有关。

第二是高的归还率,生产之后红树林叶片凋落落叶归根,第三是高的分解率,物质循环、养分循环里面在潮间带,和陆地相比,红树林的栖息地水分多,经过水的泡发后叶片分解很快,其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非常快。

红树林的生长区域和大部分南方滨海人口密集地区重合,又恰恰是港口码头繁忙地区,渔业发达。在这种背景下,除了珊瑚礁之外,红树林的破坏最直观,为了建造码头需要砍伐红树林。

受到关注跟政策管理是分不开的。我一直说红树林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是最受高层政府和政策关注的一类生态系统,它现在已经远超珊瑚礁,它带有政治色彩在里面,不纯粹是研究生态的问题。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也让红树林变得特别关注。

21:27 | 红树林为什么是海洋、陆地和天空的生物多样性摇篮

周海超:红树林首先它就是潮间带海陆交界,国内也好,全世界也好,都在关注海洋,红树林首先算是海洋的生态系统之一。在退潮的时候,它是陆地海陆交界的,它又有陆地生态系统的这种特征。生物多样性在这种这种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它往往就是最多样的,最复杂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在监测到看到一些豹猫,看到一些狸猫,甚至野猪都会到红树里面去。

同时,候鸟迁徙的通道,除了内陆,沿着海边的话,都基本上会经过红树林,比如说深圳湾,深圳湾最高纪录有超过10万的候鸟会同时在这里过冬。红树林叶片凋落之后,会有很多螺,很多底栖动物,吃这些叶片,而这些生物又是鸟类的食物,红树林就是停歇加油站。

所以,在深圳这边可以看到,红树林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是生物群落的幼儿园。这也是红树林从生态学上为什么受到关注。

30:32 | 什么才是红树林的正确保护方式?

蔡小芋:我特别好奇对红树林的保护定义是什么?是不是比如说当地居民不可以进入红树林保护区去赶海?或者是作为游客,我不可以自己钻进红树林里面去探险的?保护的范围是什么?

图片

莫桑比克母子二人趁着低潮时在红树林中捡拾柴火,图源:Dimitry B/Unsplash

周海超:其实我们一直想批判或者诟病的是经常会做过头,就是一刀切的做法,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它也存在于红树林。

如果严格上来执行保护,能做的事情非常少,但我们反观一些西方的做法,比如国家公园这种制度,它对于原住民福祉是非常看重,甚至是可以豁免的。现在我们的几个国家公园我觉得慢慢地肯定会考虑进去,所以保护这个问题,我觉得它确实是有一点复杂。

从个人来讲的话,或者是从研究人员里法律执行的角度,肯定要严格清晰的,但是原住民又需要比较柔性的东西,不然连海边都不能去那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但要怎么把握这个度?如果全部放开,对环境的压力也很大。

蔡小芋:我觉得这里面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公众教育,或者是我们能通过什么手段对公众有一个认知上的教育。这个我其实就是对窦平平老师的装置特别感兴趣。

我觉得那个装置最有意思的点,它其实提供了生物在海面之下仰望红树的视角,我觉得视角特别棒,一般人通过简单的航拍图片,不能完全认识的一个角度,而且窦老师的装置就是特别清晰地让红树林生态系统变成了一座建筑或者是一个结构,它是有层次,有不同区域的。

窦平平:深港双城双年展在我们深圳其实是蛮日常的一个环境,大家来看展览,可能周末带着小朋友,或者是情侣逛逛就走到这个地方来。

我对红树林的根系感觉非常深,它是一个不同于一般树的根系,它是一种正交的、分叉非常多的一种根系,非常有几何感。我们就用精细木工模拟它的特殊根系形态。

图片

“感知红树林”坐凳局部 © LanD

因为是人进来感知,视觉体验是一方面,在现场其实听觉体验非常重要,红树林当中不同的生物,发出的鸣叫声就像交响乐一样,我做了这样的6组立柱,把采集到的声音编辑之后放在里面。

观众最先会听到的应该是一声高亮的叫声,来自留鸟,就是翡翠、八哥、山鹰这种高亮的鸣叫声。然后会再辨别出来一个层次,就是冬候鸟发出的声音,像赤颈鸭、长脚鹬,它们发出一种比较低沉的声音,再坐一会儿就会听到此起彼伏的鸣虫的声音,有蟋蟀、绿草蝉。之后会听到一种低沉的声音,蟾蜍、择路蛙、泛树蛙发出的那种呱呱的声音。

图片

“感知红树林”装置现场 © LanD

像一个自然的交响乐,坐在那里听一会,就会觉得这个声音从上下左右以一种不同的时间节奏进入到你的感知体验里面来。在自然当中人们可能反而有点会忽略,但是在展场当中特别清晰,所以让你其实辨别的更加仔细,所以人是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体验的。

我也在现场观察一下使用者观众的反应,发现使用率非常高,大家会坐在那里,刚开始可能只是发现有一组挺有意思的坐凳,然后就被这个声音绑定了,可能挺舒服就会待一阵,我看到不断有人在说这是红树林,说在深圳待了这么久也没去看红树林,然后我就觉得挺有意思,就是说我觉得这个效果就达到了。我觉得来参观的人他其实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是有各自不同的能量的,如果关注到这个主题,他可能会做一些我们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身体体验调动了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这样一种身体的多方位体验和记忆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和看到一段文字,了解背后的背景知识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更能够获得认同,认同特别重要,只有你真正了解了认同了,你才会去做事情。

亦爽:感觉红树林的保护更像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政策引导和推动型当然还有一些像刚刚窦老师说的,大众对于亲自然环境的一个需要,

40:03 |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窦平平:我想起之前在英国的时候,一直都是在剑桥,就参加了英国的一个叫National Trust(National Trust for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or Natural Beauty,简称国民信托),所有的民众都可以加入,交一笔年费,你就可以全英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建筑遗产你都可以去看。

很多自然保护区都有Trial,是一种山里的步道,英国人很喜欢户外活动,他们在深山里面能走很长时间,或者是骑行。在这个路径当中,其实你是不会去干扰到更深的生态系统,路线上有一些你可以去看去体验的东西,有服务性的设施,可以喝杯咖啡,在一些小店停留,人一定会在路线上走。这个路线对整个自然保护区来说,面积非常小,人所进入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人们既可以获得一个在场的自我教学体验,又获得了很多信息,也不会去真正的干扰到这些区域。

图片

National Trust - Allan Bank and Grasmere 图源:Jonny Gios/Unsplash

这也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做这种弱形式的建筑,就是真正的建造量越小越好,但体验越大化越好。

周海超:现在深圳做幼儿园,就是设计要让人跟自然建立一点连接,所以不管是说窦老师这种作品也好,这个节目也好,就是让大家更多的连接,让人们感受到我们本来就是来自自然的。

图片

图源:Samuel Toh/Unsplash

亦爽:我特别同意窦老师讲的探索不以人类为中心,但是有益于人类的设计,我刚好这段时间也得到一个数据,国家公园它建立以后,其实有一些野生的动物们反而不适应了,其实这些动物也是需要一些人踩出来的步道作为他们的通道。

好像人这个元素一旦被拿走了以后,有些动物反而不适应了,这个也是有点超出我预期。

蔡小芋:这是我的专业方向了,对于西方欧洲为主的这种所谓的保护,或者说现代西方科学体系之下的所谓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一个批判,其实它的基本核心点,是西方18世纪之后哲学概念当中自然和人文的对立关系,自然一旦有了人就不对了,自然被人破坏。

图片

图源:Ilse Orsel/Unsplash

但是很多情况下像周老师提到的,他小时候生长的环境就是一个共生的关系。比如说我小时候生活在湖北山区种老房子的房梁上面会住着猫头鹰,房檐下面是燕子,这并没有一个特别清楚的区分。

比如说中国西北山区,很多动物能够过冬存活,是因为寺庙里面的僧人可能会在冬天最缺粮食的时候,给它们提供一些食物,其实就是一个动物还有环境的共生关系。东北林区很多人在林区里面通过种蘑菇或者采集野货,进行小规模的伐木,其实也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促进更新。

西方欧洲国家美国那边其实很晚才有这些概念,但是比如说中国或者东亚的国家,我们一开始就说的道法自然,本来就没有把人从自然当中完全一个对立的关系。

亦爽:反思我们传统的文化当中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真的可能在未来形成一种浪潮。红树林是一个符号,或者是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能够梳理一下,城市里的人或者是无论各个地方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能做一些什么事情,能够不以我们为中心,但是却能够对我们有益的一些尝试。

感谢李薇和鲁安东对本期播客的支持

编辑:高高,音频后期:伟哲


红树林banner

 

阅读 351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