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彭平波
专业号:西洞庭湖湿地
2012/10/25 15:40:38
按照北林大自然保护区学院雷霆、李红丽老师的野外教学、科研、实习计划安排,今、明(24、25日)2天是学生们在西洞庭湖了解植物多样性,进行湿地植物调查研究与实习的课程。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安排技术员曾伟坤作为向导,协助北林大自然保护区学院师生搞好此次湿地植物方面的野外教学、科研、实习。尽管天气不太理想,但同学们热情很高,全部换上水鞋,带上雨伞或穿上雨衣,早上8点多钟准时出发了。
今天湿地植物调查实习在保护区内下灯靶附近的洲滩和龙王湖管理站附近的杨树林内设置2个样方,样方由水边向洲滩延伸,样方宽40米,长80米,用GPS记录样方的位置;每个样方内设置8个1米见方的样点,具体对每个样点内的湿地植物进行逐一调查,记录样点内所有植物的名称,测量植物的盖度,自然状态下植物高度,并测量每个样点内不同植物茎叶部分生物产量(鲜重)。
至下午4时顺利完成了今天的湿地植物调查任务。
样方设置
样点调查(二)
水边样带调查
湖洲杨树林内样点调查
我也说两句 |
![]() 读了这篇报道,对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更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直接传授给大学生的知识,在课堂上是很难学到的。但愿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为自然保护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 亦隆重感谢平波兄不辞辛劳的陪同和报道。——刘想 ![]() 相信此次产、学、研活动能结出累累硕果。于保护区,增添了一笔最新最实际的生态数据;于同学们,则增添了一笔难得的实践经验以及并肩作战的友情。支持西洞庭湖保护区和支持北林大自然保护区学院的“联姻”,大家加油。 作为湿地中国网的首席顾问,本人特别欢迎参与本次野外教学和调查的老师及同学们,能将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在湿地中国网发表,留给关注你们的、湿地中国网的网友们,一份向往和感动。 ——刘想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