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走笔
连日来,鄱阳县冷子洲湿地风情园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中国湖城鄱阳,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乘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浩荡春风,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日益成为生态旅游休闲的天堂。
渔村再现原生态
鄱阳县坐拥鄱阳湖约四分之一的湖面。全县农村人口128万,85%依湖而居,沿湖2公里内就有309个渔村。千百年来,这些渔村与湖争滩,乱建乱排,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的生态。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2008年起,我县首先从把渔村打造成“文明生态村”抓起,投入近5000万元建设了100个生态渔村,积极推行“乡村清洁工程”:清洁家园,不乱倒垃圾;清洁田园,杜绝生产污染,健康绿色种养;清洁水源,改水改厕,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集中生态处理;清洁能源,家家户户用上沼气池。渔村的生活、生产环境焕然一新,一座座靓丽的生态渔村矗立在鄱阳湖畔,成为我县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白沙洲乡坐落在省级候鸟保护区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这里候鸟云集,每年总有成千上万游客前来看湖观鸟。此前,因渔村生活环境脏乱,游人们总是匆匆而过,不愿久留,旅游业难成气候。该乡四面环水的内青村被定为首批生态试点渔村后,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1300多米的环村水泥路、1000多棵在水中摇曳的水系杨柳及相关生态配套工程使村庄面貌根本改观,并与湖光山色相融一体,恍若仙境,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100多个焕然一新的生态渔村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崭新的产业让很多渔民开始洗脚上岸,打鱼的放下渔网拿起了话筒,向游人吆喝起湖边休闲的生意;淘沙的也放下铁耙,拿起锅勺办起了渔家饭庄……靠湖吃湖,世世代代以“渔”为生的村民们,终于“吃”出了从未有过的好味道。
湿地公园人鸟欢
落日余晖,渔歌唱晚,碧水蓝天鸟翩跹……无比旖旎的鄱阳湖湿地风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独特优势。依托“千湖之城”、“亚洲最大湿地”、“候鸟王国”等自然地理优越的条件,我县成功地获得“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个主平台,近两年来,我县投入2个多亿,启动了鄱阳湖旅游综合服务区、湿地科学城等项目。同时引资20多亿,启动了国际企业会所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催生了渔家乐经营户1000家,乡村旅游休闲景点200个,增加乡村就业人数10000人。打造了“生态鄱阳自然体验游”和“文化鄱阳寻踪体验游”两条旅游主线,形成了“生态文化鄱阳游”等5种产品组合,去年以来已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如今,我县正全力建设一个融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教、生态休闲为一体,“体现一流生态,呼吸一流空气,体验一流休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并向建设4A级景区的目标挺进。
家园新绿总是春
为把鄱阳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最具生态特色的绿色家园,我县掀起了“建设千里绿色屏障,打造生态中国湖城”的热潮。
自2008年底开始,鄱阳县在珠湖环湖区域6个乡镇、9个景观造林点大力造林,挖山整地造林绿化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白沙洲候鸟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莲花山森林公园、风雨山森林公园、高速公路森林景观带、农田林网观光旅游区、泡桐速丰林建设示范区等森林旅游项目正在着手规划、建设。目前,全县泡桐、杨树速丰林种植总面积达20万余亩,湿地松总面积达30余万亩,果树种植面积近5万亩,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县513个行政村中,有461个行政村有林、果、药种植,覆盖面积89.9%,仅在生态渔村建设中就植树1万余株。
鄱阳县的“绿色家园”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城乡空气质量、居住环境。“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环境让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千湖之县,瑰丽多姿。鄱阳,正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旅游业界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操海鹏 张远)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