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
上午:首先到达鹿角县人民政府,然后去了中洲渔场,参观了渔民安置点。
下午调查情况:
一家住户。在路边开南杂店。女主说,现在刚开湖,渔民都外出打鱼去了,好几个月不会回来。政府给他们修了房子,禁渔期有补助,不干什么事,就在家里玩,开湖了又下湖打鱼,基本上不住在岸上。
一家养鱼户。了解到的情况:该户不是本地人,靠关系承包了这个鱼塘,已经养了17年的鱼。一年上交1350元给中洲渔场,除此之外,自负盈亏,年均收入为3、4万。他们属于渔场的职工,退休后每月有4、5百块的养老补助。钓鱼比卖鱼利润高些,平时草鱼卖5元∕斤,其它2、3元∕斤,而钓鱼则可卖到6、7元∕斤。虽然在此住了17年,但是他们与渔民没有任何联系,互不认识。女主患有血吸虫病,每年接受一次免费检查和一定量的治疗药物。女主说,他们以前是农民,从事种田,现在养鱼既比以前轻松,收入也高些。家有2男1女,大儿子在市里搞工程,小儿子在广州当司机,女儿在长沙读大学。如果儿子们愿意继续养鱼,那么将来退休后就把鱼塘传给儿子,如果不想,就卖出。
2009年7月8日 鹿角码头
上午:渔业队
1. 渔民谭某。男,43,离异,本地人,小学毕业,专业渔民,1974年开始打鱼,一条木渔船。政府在他小时候给父亲分了房,此后再也没管过,可是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所以只能住在船上。去年的收入有2千多,今年水小,所以鱼很少,每天只能捕到一些虾子和2、30斤的小鱼,最多卖到100多块。加上外来渔民和副业渔民(主要是农民)太多,跟他们争夺资源,所以收入仅供维持生计,差的时候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县政府把一些湖区卖给承包商种芦苇,禁止渔民在那些区域打鱼。在禁渔期主要工作就是修理渔具和渔船,但是得借款,一分五的利息。政府有组织他们参加免费培训,但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太低,培训时间有限,无法接受和利用所学,不能在禁渔期找到其它经济来源或实现完全转业。他说,今年的管理还是很好的,一旦发现在禁渔期内私自打鱼的人,就会罚钱,没收渔具,重者坐牢。禁渔政策是好,他也很赞成,可是渔民在禁渔期内却没饭吃,这是个大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去年每个人的补助是27元∕月,但是其它地方的渔民告诉他们说有30元∕月,而且今年的补助到现在还没发放。开湖后真正捕鱼时间就集中在7、8月。他建议,一次性禁个三、五年,在此期间给渔民发放补助,然后再开湖一、两年。捕鱼工具主要是渔网,以前有用过“迷魂阵”,现在没用了,但是有的不遵守规定的人会用“电打鱼”等。在子女教育方面,他的孩子现在跟着妈妈,没上过学。他说,小学是免费,初中部分减免,高中、大学费用高,生活费等其它杂费加起来数额大,无力承担。而且忙的时候需要人手帮忙,所以即使不愿孩子走上打鱼的后路,但是也无可奈何。有的渔民家里亲戚条件好的,会资助他们的孩子上学。他问我渔民相关政策在网上有没有,我说有。他说自己对政策不了解,也不会上网,不知道捕鱼到底有没有出路。要求:落实低保,在禁渔期发放工资,保证老有所养。
2. 某渔民:副业渔民有土地,有茶园,有房子等,打鱼只是另一收入,而他们确实唯一收入。县里将河滩承包给苇业公司,禁止打鱼。禁渔后真正捕鱼时间只有1、2个月,维持不了一年开销。禁渔期有补助但是不具体。医保每人20元∕年。
3. 渔民周某,女,37岁,初中毕业,君山区人,嫁在当地,有一子。1991年开始捕鱼,有3条渔船。禁渔期丈夫在搞运输的船上打工,每月2000多,打鱼时又回来。一直在用迷魂阵,即使知道它是违禁工具也没办法。早上2、3点开始捕鱼,6、7点卖。捕鱼时间集中在8、9月,一直呆在船上,工作区域主要在沙湖。禁渔期主要修补工具,贷款,一分五的利息。她说,九几年的时候一天可打到一、两千多斤鱼,最大的有4、50斤,这3、4年的鱼一年比一年少,一天最多卖个500块,去年一年收入2万。现在的问题主要有:副业渔民多且不受禁渔规定,只要出钱就可在禁渔期内电打鱼;有油茶补助,但是渔政克扣,没多少发下来;去年禁渔期内的培训完全免费,今年要先交钱,她丈夫去年去了几天,又回来打鱼;老渔民无任何低保,其它地区都有;独生子女有60元∕年的补助,14岁后停止,学费只少了一部分,其它费用多;非农业户口,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农村不农村,城市不城市”“农村比这里条件好多了,最苦的就是打鱼的”;芦苇扩张严重,去年渔民集资去县政府,市政府告状,但是今年又继续种。他们跟承包商打过架,没收过他们的种子,药剂,后来县政府来人做工作,说:“上面已经下发了文件,你们同意也得种,不同意也得种。”渔民要求拿出文件,但是却没有,最后每人赔偿了5800元。她说以后绝对不让儿子打鱼,“拼死拼活,讨饭也不打鱼,到我们这辈为止”。不过她也说,现在政策好多了,没房住的渔民有补助,有安置房。要求:禁止电打鱼;发放养老金和社保;提供无息贷款,资助转业。
下午:渔业新村
1. 男,56岁,本地人,小学二年级,一子。1973年开始捕鱼,2条木船。孩子初中毕业,不愿意打鱼,他也不希望儿子打鱼。生活刚好维持,没有多余的钱,条件好的渔民也没好多少。禁渔比不禁要好,但是时间太长。禁渔期的培训去年只有个把月,无法完全掌握并利用,并且还有名额限制,只要是18-20几岁的年轻人。新渔民和农民打鱼的多,条件比老渔民还好,应该给老渔民分住房。上岸渔民,国家资助2万。今年禁渔工作做的好。捕鱼时间集中在7-10月。在水上就喝湖水,患有血吸虫病。希望着重反映养老金问题。
2. 女,37岁,华容人,嫁在当地,2女,小学毕业。打鱼17年。每年要上交一些费用,数量依家庭收入而定。上岸前住船上,上岸后仍从事打鱼,在捕鱼期间住在船上。在水上就喝湖水,患有血吸虫病。不知道想获得哪方面的培训。不想后代从事打鱼,太辛苦,但是苦也没有出路。
2009年7月9日 麻塘县渔民安置点
参观安置房
小结:
渔民现状和问题:住船上,有房住的也是贷款修的,现在还没还清;禁渔期生活补助落实不够,培训不实用,主要工作就是贷款修补渔船、渔具;开湖后实际打鱼时间短,基本上只有2个月;鱼类资源衰竭,收入减少;外来渔民和副业渔民多,争夺鱼类资源;电打鱼和芦苇扩张现象严重;禁渔政策不彻底,给钱就可以电打鱼;养老问题未解决,一旦不能再下湖打鱼,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低保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今后的出路。
原因:1.政府政策不明确,落实不具体,不深入,不彻底,方案实施力度不够;
2.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渔民关注程度不够;
3. 渔民本身的消极想法。认命,苦却不愿为改变现状积极寻求出路。对未来没有想法,怕尝试,怕走进其它圈子。安土重迁,狭隘的区域观念和乡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