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拯救中国湿地 寻找最美湿地保护者

媒体:经济网  作者:崔晓琳 宋雪莲 张伟
专业号:湿地资讯
2013/5/30 12:03:20

 


2013《中国经济周刊》大型纪实报道:拯救中国湿地

 

北京城雾霾笼罩,春城昆明饱受干旱之苦,连香港都有了沙尘天气……半个世纪以来,很多被认为遥远、不可能出现的生态灾难,渐次变成残酷的现实。

也许我们并没有清醒认识到,中国的湿地、草原和河流,正以惊人速度在消失,空气、土壤和水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污染,如果我们依然无视眼前的一切,也许,若干年以后,我们曾经身临其中的美景,都将只能出现在梦里。

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肆意侵占,中国湿地渐已陷入生态"泥潭"。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但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中国湿地面积正在锐减,湿地质量急剧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已有超过1000万公顷的湿地被开垦或盖上了楼房,沿海滩涂已削减过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泽80%已经消失,"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锐减了2/3,成千上万只水鸟正在面临生存的威胁。

2011年开始,针对中国湿地不容乐观的现状,《中国经济周刊》曾深入四川、湖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长江、黄河流域等多地,对重点地区的湿地进行一线调查采访,其系列报道引起极大反响。2013年,我们再度出发,这一行的第一站,我们将沿古丝绸之路南段,辗转甘肃、四川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玛曲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等高原湿地进行实地采访,在这片黄河重要"蓄水池"和生态屏障的腹地,探寻湿地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如何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发现最美湿地保护者,并第一时间呈献我们的所见所闻,以飨读者。

 

 

 

阅读 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