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办公室工作人员 徐之婷 对此文亦有贡献
以前在梁子湖随处可见的鹤鹬,现在少了很多。 照片由李振文提供。
李振文与调查组在梁子湖进行越冬水鸟调查。 照片由李振文提供。
现在网消息 “以前在这里看到一万多只鸟,现在一只都没有……”13日,梁子湖边的鄂州市涂家垴镇沙嘴村,2011年长江中下游湿地越冬水鸟调查活动队员李振文不停感慨。
今年57岁的李振文是鄂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对包括鸟类在内的动物研究颇深。
现在,“不仅鸟儿少了,在哪看到了鸟,也不敢到处说。”有几次“悲惨经历”的他,实在惧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捉鸟、毒鸟……
本报记者王兴渠
“我想来一次梁子湖水鸟大调查”
8日,由国家林业总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组织的2011年长江中下游湿地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同时启动,这是6年之后,首次“普查”越冬水鸟“人口”。老李是湖北两个调查组的带队者之一。
在湿地研究者眼中,水鸟是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数量及健康状况,是反映整个湿地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WWF武汉办公室介绍,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水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通道,也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而湖北则是一条大的鸟类迁飞路线。
12日,老李一行来到梁子湖边,他曾担任原梁子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这次,依然带上了自绘的“梁子湖湿地图”。
老李的队伍一共4个人,包括武汉“鸟友”朱小明、张耀琪——他们是武汉观鸟会会员,平时称网名“老丢”和“神农山人”;还有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杨涛,他22岁,去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专业,是北林大该专业开设本科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
“我拍了给你孙子看的,他以后看不到了”
13日上午,梁子湖边的鄂州市涂家垴镇上鲁村,车行至一个鱼塘旁的高地,老李叫停了车,拿出单筒望远镜和单反照相机,架好望远镜,盯着那片鱼塘。
镜头里,有一种头显得黑长、像皇冠一样的水鸟,老李一眼判断出这是凤头麦鸡。“今天机会比较好,塘正在干,有小鱼浮出水面,水鸟吃鱼。”数数的时候,他还看到有红嘴鸥在鱼塘上飞。
“大家不要向前走,站到我这里来,先把这一排搞定再说。”老李和杨涛同时数鸟的数量、种类,并拿出相机接在望远镜镜头上录像,好“回去拷到电脑上再研究”。斑嘴鸭、反嘴鹬、黑腹滨鹬……确定更多鸟儿的种类和大概数量后,一行人开始往下靠近鱼塘。
鱼塘边,一位老农走来,不停跟旁人介绍“林业局长来了”。两人显然不算陌生,老李搭着他的肩。走的时候,老农问,你们拍这个有么用呢,老李回答他,我把这个拍了留给你孙子看的,因为他看不到(这么多鸟类)了。
“以前一万多只鸟,现在一只都没了”
午饭之后,一行人沿着其他山路寻找,但连走了两个点,都没有发现鸟。在沙嘴村一片湖泊旁的高地上,老李把车叫停。2003年左右,他曾多次在这里观测到水鸟,一共十五六种,几乎包括了来湖北过冬的所有鸭子。“数量有一万多只,飞起来很漂亮。”
然而这一次,下去左看看,右瞄瞄,“一只鸟都没有”。望着那一万多亩湖泊,他说:“以前(看到鸟)是枯水季节,退水的时候食物多,鸟喜欢来;现在刚涨水,没有吃的。”他指着湖边的一片村民房,“没有食物时鸟只能休息,但岸上人多,它们不敢来。”
后来记者了解到,这片水域还有一个故事。几年前,一位分管领导刚调任鄂州市,把老李叫去,说:“听说你是专家,那你跟我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湖岸线,保护生态。”当时老李没说啥,只是冬天把这位领导带到那里,让他看鸟。“他看到那么多水鸟,那个场景,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后来还带他老婆来这里。”
在鄂州的时候,这位领导阻止了不少破坏梁子湖生态的项目。
“别人问我们干吗的,就说是玩摄影的……”
快下午四点,就在一行人打算放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片湖面隐约传来“嗷嗷嗷嗷”的叫声。“好!好!好!”老李拖长了声音,“你叫吧,你叫吧……这不是天鹅就是雁。”
下车后,两人装起“家伙”开始干活。老李缓缓移动望远镜,称“数量至少在3000只以上”,这在目前的梁子湖,算非常大。老李看到光凤头(fèng tóu pì tī),就有至少四五百只。凤头是东北至青藏高原的夏侯鸟,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越冬。
车沿岸前行,在离鸟儿近一些的地方,一堆稻草后停下。两人“躲”在车后,把平时调到1.5米以上的望远镜只调到一半高,双脚跪在地上观测——怕鸟儿发现人,怕得飞走了。
观测期间,有人骑摩托车经过。老李突然谨慎了:“如果有人问起我们来干吗的,就说是玩摄影的。”回程途中他说,现在发现了水鸟,已经不敢轻易告诉人鸟在哪里了,因为“惨痛教训”实在太多。
梁子岛附近有个叫南湾的地方,曾经是梁子湖里沙洲最好的地方。“以前每年冬天,好多鸟都来‘吃年饭’,东方白鹳有十多只,黑鹳有三四只。”李振文说的这两种鹳科鸟类,前者是濒危动物,1%标准是30只;后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标准只有5只!
“有一年我们在里面发现了好几十只鸿雁,让一个船老大带我们去看,结果第二天他马上带人去搞光了。”谈起这段往事,李振文十分惋惜。
“看鸟的人,千万别告诉人鸟在哪里。”老丢说。
“明天我们还是回梁子湖,看看那里的鸟”
前一天,老丢和神农山人观测到100多只青头潜鸭,按1%标准,青头只有150只!这个消息传到WWF武汉办公室主任雷刚那后,他迫切希望住在偏僻小镇上的四人,传张照片给他看看。老丢说,“青头近年国内极少见,这么大群,罕见。”
当晚,四人算了一下两天下来的数据。梁子湖的水鸟,大概在33种左右,一万多只。几天前在洪湖,他们观测到水鸟32种4354只。“数量和种类是增加了,但水鸟90%都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突然大伙谈起了几天前洪湖的情况,老李觉得,洪湖目前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太小,鸟类栖息地不够。“滞留在核心区外的水鸟,保护效果不好,很多都被捕杀了。”
老李说,自然保护区不扩大核心区范围是短视的,生态是最重要的本钱,扩大后可以把夏季旅游变成冬季旅游,也可以拉动GDP。老丢当即表示“不完全同意李局这个看法”,他认为“生态是可以转化为GDP,但一旦遭到破坏,子孙后代就没了”。
“人不在这个地方开发,也可以生存得非常好,为什么非要在这个地方开发呢?人不吃这碗鱼,也可以吃得饱,为什么非要吃这碗鱼呢?”李振文说。
按照日程,14日他们必须去西凉湖了,但老李实在还想再去看看那6000多只鸟,“看来是没有机会咯。”
“去吧去吧。”老丢有些斩钉截铁,“我们起早点,就为了这么多花脸,这么多凤头,我们都应该再去一次。”
第二天一大早,四个人又赶往梁子湖。“我们去等鸟来。”
我也说两句 |
非常有同感,现在的拍鸟人都非常小心,不把拍鸟的地方告诉别人。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