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湖的芦苇荡不仅迷住了西北人,就连南方水乡的人也称奇。于3月1日隆重开工建设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将能与宁夏沙湖媲美。今年将完成规划区域内鱼塘整理1000亩,在现有绿地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补植补种植物1200亩,两年后,这里将形成西北最大的万亩连片芦苇荡。到那时,甘肃人足不出省就可以欣赏到处处波光潋滟、苇波荡漾、柳翠荷红、鱼游鸟鸣的“戈壁水乡”美景。
记者 马国权
历史上张掖是一个水乡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西部干旱地区的城市,哪来的水成为水乡呢?其实,这得益于河西人的母亲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历史上的张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明代诗人郭绅有一首描写张掖的诗:“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真实地反映了张掖历史上“塞上江南”的情景。据史料记载,张掖城北长年溪流潺潺,构成了稻米种植的天然条件。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代,甘州刺史李汉通就奉命在甘州屯田栽种水稻,城北乌江乡很早就有了“鱼米之乡”的美称,味道纯正的乌江米曾一度成为贡米。张掖灌溉农业一直居全国先进水平,从西汉武帝移民到清末,张掖始终是西北重要的粮食产地。坐落在湿地之上,天然的数万亩湿地,加上纵贯全境的黑河,保障着张掖生存发展的生态安全。
天然湿地不断退化
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距、经济活动加剧和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忽视了天然生态的保护,围湖造田,填湖造房,埋池造路,把一座古城修改得面目全非,地下径流梗阻、堰塞或破损,城市排水不畅,城区水位上升,工业污水污物随意排放,好多地方形成了一条条臭水沟、垃圾塘,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部分湿地则成了草湖滩,原生水生植物大量枯死,水生动物被大量的寄生虫所代替。天然湿地不断退化、生态环境逐渐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加剧,破坏了湿地水韵之城的地域风貌,制约了独具个性的城市形象塑造。
恢复张掖“戈壁水乡”
2008年7月10日,张掖市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确定了“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强调“举特色旗、打湿地牌、做水文章,立生态市”的发展路径。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作为“三条路子”中的首要之路提了出来,并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视野来审视张掖市情:“甘肃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这样一种自然属性怕是难以改变。而张掖有大自然的恩赐,有黑河、有黑河水,这是张掖亘古不变的亮点和优势。”“保护黑河湿地,应该会成为我们推进张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我们讲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通过治污、疏浚把这块湿地梳理好,恢复其原生态,建成黑河湿地保护区,形成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这将成为张掖最大的看点。”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张掖市先后启动实施了“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和“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工程”这两个大型生态工程,拉开了恢复张掖“戈壁水乡”、“湿地之城”、“塞上江南”的大幕。
以湿地引领城市建设
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吕宪国、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及科研院副院长稽世山、国家环保局总工程师万本太、城市规划专家秦文军、日本东京大学味野俊教授等专家学者到张掖黑河湿地进行考察后一致认为,在一个城市的周围有这样一块湿地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特色,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的思路和理念很符合实际。
黑河湿地保护工程,不只是生态工程和造景工程,实际上是从张掖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把城市建设同湿地保护结合,显示出张掖这座古城市不同于别人的特色。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最大限度地将张掖城市特色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凸显出来,将深层次的、原生态的“水”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做活湿地文章,扩充城市承载力,成为创造投资项目,聚集生产要素,配置资源的有效平台,成为推进城镇化,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
2008年8月,省长徐守盛考察张掖湿地 张掖日报记者 杨贵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