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诗词的百花园里,项宗西同志的作品意新语工,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且含蓄蕴藉,清新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
宗西同志诗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逼真如画。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因此就诗词而言,写得像真的一样,有生气;或写得像画一样,有画意,实属不易。
《塞上行·爱伊河》
银河绕凤城,放眼碧波盈;
沙净荷香远,湖澄鹭羽轻。
览山松色翠,阅海苇风清;
一曲江南好,当歌塞上行。
这里有河流、沙滩、荷花、鹭鸶、览山、松树、阅海、芦苇等。短短的一首小诗中,色彩、声音、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其中“碧波盈”,指水波荡漾,非常清澈。而“盈”不光指河水波动,还有水波像眼波之意。“鹭羽轻”,鹭鸶的羽毛轻,这是看不到的,是感觉到的。在这里,通感手法的运用,凸现了鹭鸶的悠闲之态。“荷香远”,指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松色翠”着一“翠”字,色彩鲜明,寄托遥深,使览山上的松树显得生机勃勃。“苇风清”仍是通感,指芦苇在微风的轻抚下,缓缓摆动。这个“风”字,使前面的描写都落到了实处。由于有“苇风”,徐来之清风,故“碧波”才是“盈”,荷花的香味才能远远闻到,“鹭羽”才能感觉到“轻”,这样的笔触既细腻又逼真,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如此像江南一样的山水,怎能不令人“当歌塞上行”!真挚的感情流溢在如画的诗行中,使人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题沈利萍同志献给十七大“盛世和谐图”》
万顷莲荷绿映红,喜逢盛世绘清风。
湖城塞上和谐曲,多少诗情入画中。
众所周知,画是艺术品,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故就更带普遍性。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这里的风景像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那自然是好的。但光逼真如画,缺乏感情,难夺人心魄。作者只所以把眼前这幅画,当作真的湖城风光,除了画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诗人融情于景,或者说寄情于景。“喜逢盛世绘清风”,表面上看,是写画画。其实,透过“清风”二字,就可以看出清正的社会风气,是和谐社会之基础,是盛世之保证。塞上湖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因而“诗情入画中”,哪有画不逼真之理,哪有景不如画之理!两首诗都有一个“清”字,作者的心曲由此可见一斑。诗人曾是一个纪检工作者,在这里借咏画,礼赞我们的时代,而又含而不露。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画面中融入了极其深挚的感情,从而使诗作一唱三叹,令人动容,犹如一支优美的乐曲“江南春” 。
《凤凰城新歌》
凤凰城里凤凰游,凤去城留岁月悠;
沃野千湖波涌碧,骏山万壑雁鸣幽;
广场绿苑舞花影,大道华灯映锦楼;
塞上山河惊巨变,壮歌一曲动神州。
诗回环往复的旋律,使诗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严整的对仗又被形象的自然流动掩盖起来,精密得不着痕迹。首联化用李白诗句,有歌谣风;中间两联跌宕起伏,节奏铿锵;尾联清新明快,余音绕梁。尤其是“雁鸣幽”,“舞花影”诸句,以动写静,诗意盎然。银川城又名凤凰城,这首诗便是诗人为“巨变”之塞上山河,谱写的一曲动神州的“壮歌”。整个画面,洗净铅华,于自然平淡中见出款款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