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洲湿地鸟类——凤头麦鸡
凤头麦鸡——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日常巡查中拍摄
凤头麦鸡(学名:Vanellus vanellus):中型涉禽,体长29-34厘米。
形态特征
凤头麦鸡雄鸟夏羽额、头顶和枕黑褐色,头上有黑色反曲的长形羽冠。眼先、眼上和眼后灰白色和白色,并混杂有白色斑纹。眼下黑色,少数个体形成一黑纹。耳羽和颈侧白色,并混杂有黑斑。背、肩和三级飞羽暗绿色或辉绿色,具棕色羽缘和金属光泽。飞羽黑色,最外侧三枚初级飞羽末端有斜行白斑,肩羽末端沾紫色。尾上覆羽棕色,尾羽基部为白色,端部黑色并具棕白色或灰白色羽缘,外侧一对尾羽纯白色。颏、喉黑色,胸部具宽阔的黑色横带,前颈中部有一黑色纵带将黑色的喉和黑色胸带连结起来,下胸和腹白色。尾下覆羽淡棕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纯白色。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头部羽冠稍短,喉部常有白斑。冬羽头淡黑色或皮黄色,羽冠黑色。颏、喉白色,肩和翅覆羽具较宽的皮黄色羽缘,余同夏羽。
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但冠羽较短,上体具皮黄色羽缘。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肉红色或暗橙栗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和草原地带的湖泊、水塘、沼泽、溪流和农田地带。
生活习性
在中国北部为夏候鸟,南方为冬候鸟,其间 (河北以南,长江以北)为旅鸟。春季最早于3月初至3月中旬即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12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