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汉寿发现毛泽东同学邹蕴真墓及故居原址

媒体:汉寿县文化旅游新闻出版信息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彭平波
2009/4/26 19:46:48

 近日,汉寿县文物所文物普查工作队在株木山乡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该乡邹家坪村发现我国著名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邹蕴真同志的墓葬及故居原址。


邹蕴真, 1893年出生于汉寿县株木山乡邹家坪村一农民家庭。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在第八班同窗五载,俩人交往颇深。1918年春,毛泽东邀集13人创办“新民学会”,邹是发起人之一。1919年,邹蕴真捐款资助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他和何叔衡等20余人都是骨干。该书社传播新文化,暗中推销革命书籍。1921年8月,已任《湖南通俗报》编辑的邹蕴真,协助毛泽东与何叔衡创办湖南自修大学,邹蕴真撰文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在这一次次的进步活动中,毛与邹之间的学友情也跃升为革命的战友情了。1924年,毛泽东遭湖南军阀政府通缉,先是到长沙城西邹蕴真寓所避难,后邹蕴真又将他转移到汉寿邹家坪老家。邹蕴真将毛泽东锁在一间厢房内,不许外来人靠近,他亲自照管毛泽东的生活。后邹蕴真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送毛泽东乘轮船赴沪转粤。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1950年春致函邹蕴真,邀请他到北京来。经中共中央统战部介绍,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华大”毕业后,即由政务院人事部分配到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任编辑,两年以后,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直到1985年7月在京病逝,享年92岁。1998年邹蕴真骨灰安葬仪式在株木山举行。邹蕴真生前著述较多,主要有:《哲学概论》、《惘怅集》、《文学概论》、《诗词原理及其他》、《汉字改革概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等。


邹蕴真墓地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由于无人看管,年久风化,墓地已经显得十分矮小。1998年立下的墓碑已经破损。


故居原址面积3000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原故居为木制结构的“邹家大院”,建有正房、楼房、厨房、仓屋和杂屋,还有菜园,“邹家大院”以南还建有40多间教室的私人学校。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建筑已荡然无存。


据悉,汉寿县文物所已经采取措施,对墓葬和故居原址进行保护,并与邹蕴真同志北京和长沙的亲属,以及中央文史馆取得联系,进一步商讨保护事宜。着手对邹蕴真同志相关遗物资料和书籍进行收集整理和建档。

 

[来源:局办公室、文物所] 
[作者:危  安、徐铁军、李绍南]
[编辑:危  安]
[审核:李  烽]

阅读 279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