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旨在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剑湖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境内,常年湖面面积678公顷,平均水深2.7米,最大水深8米,蓄水量1680万立方米,是云南省内湖滨缓冲带最为完整的一个高原断陷型湖泊,物种丰富度较高,生活型较齐全,生物多样性明显,且剑湖风光秀丽、景色优美,于1996设立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设立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16年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是我国西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集结点、停歇地和越冬栖息地。根据2017至2018年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6目42科94属149种,鱼类5目7科22种,两栖动物1目7科13种,爬行类动物1目4科16种,维管束植物115科291属456种,每年到剑湖湿地越冬的候鸟近3万只,能时常监测到黑鹳、白尾海雕、灰鹤、彩鹮、白琵鹭、钳嘴鹳、铜翅水雉等珍稀保护鸟类,是云南省冬季观鸟的好去处。
近年来,剑川县高度重视剑湖保护治理工作,成立剑湖管护机构,加强资源保护,开展综合整治,强化生态治理,使剑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物种不断丰富。目前,剑湖海菜花群落已恢复3个片区约600亩, 特有种剑湖高原鳅已经开展扩繁培育试验,而剑湖紫水鸡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2019年1月为1478只,2020年1月持续增长至1678只,占云南省同步调查总数2659只的63%,为全国最大的种群。
为保护好剑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开展了剑湖湿地“花鸟鱼”生态链建设前期工作,并成功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八“自然保护地健康管理与生态廊道设计技术”示范项目内。2020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剑湖湿地管护局将依托剑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建设和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剑湖高原鳅等土著鱼的扩繁、紫水鸡保护研究和海菜花、鱼类的混养示范,努力打造剑湖湿地“花鸟鱼”生态链。
(图/文:剑湖湿地管护局 张望星)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