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环洞庭湖区也呈现出气温明显上升的趋势。湖南省气候中心的观测数据显示,自1951年至2010年间,环洞庭湖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每10年0.2摄氏度。其中,春、秋、冬季升温均较为显著。
近日,记者随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考察团走进湖南,实地考察气候变化对洞庭湖水资源、农业、生态的影响。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告诉记者,自2003年以来,洞庭湖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偏少且降水分布不均,气温升高加剧了洞庭湖水域面积的缩小和区域干旱的发生;洞庭湖水位持续偏低,导致洞庭湖自净能力下降。此外,山洪地质灾害波动周期缩短及强降水事件增多,水土流失不断加重,造成洞庭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洲滩地面积增加。
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洞庭湖鸟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减少趋势,这也影响了冬候鸟的迁徙习惯。2006年,岳阳市11月上旬的气温比历年10月上旬还高,第一批候鸟抵达东洞庭湖的时间较往年晚了半个月。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洞庭湖适合候鸟栖息的时段。据东洞庭湖常规监测,上世纪90年代,洞庭湖水鸟数量逾20万只;2003—2004年,水鸟减至13万多只;2005—2006年则均少于10万只。不仅是水鸟数量呈递减趋势,诸如白枕鹤、东方白鹤、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国际濒危物种也在急剧减少。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分析说,这些变化与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洞庭湖水位降低、水面缩小,使得有些鸟类栖息地减小甚至消失,承载大型候鸟的能力下降。此外,干旱使得植被和鱼类资源减少,给鸟类觅食带来不利影响。
自2010年以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先后走进青海、内蒙古、江西、广西、广东,旨在从科学角度见证气候变化,并向公众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本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主办。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