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珠江将为海上大熊猫立法 改善白海豚生存环境

媒体: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陈治家 肖尤盛
专业号:日月同辉
2008/5/12 11:06:03

专为保护区量身定做  

  在基地投入使用前,碰到伤病中华白海豚只能像这样用小船送回大海。
  近日,珠海警备区某船运大队官兵,像往常一样乘坐小艇,每人手持一根两米多长的自制捞兜,在码头附近海域打捞海面漂浮物。他们是为保证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有一个干净的生存环境。十余年来,这群官兵数年如一日自觉充当“海上大熊猫”的保护神。除此之外,中国海监、公安边防、渔政等部门均成立巡逻队,联合保护区工作人员昼夜巡逻。

  记者获悉,广东省人大目前正在酝酿起草《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管理条例》。该条例的制订将首开先河,为一个保护区量身定做一部法规,同时这也是内地针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首部专用法规。

  官兵成白海豚“保护神”

  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华白海豚在水中嬉戏。珠海警备区某船运大队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这些“海上大熊猫”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船运大队的官兵们十几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打响了一场“中华白海豚保卫战”。

  这个大队码头所处的珠江口水域,属于目前我国唯一专门针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国家级保护区,约有中华白海豚1000头。静静地欣赏一番中华白海豚的“表演”,是官兵们茶余饭后最惬意的事情。

  为了保护“海上大熊猫”,大队党委研究决定,把打捞海上漂浮物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与船艇维护保养一起列入每周的工作内容。每年台风、咸潮过后,官兵们还会主动利用双休日,自发地清理被海浪打到岸边的杂物。大队党委还请来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对官兵进行专业培训,并成立3支义务宣传队,定期深入驻地工厂、渔民中间,开展科普宣传。

  官兵们多年如一日,自觉保护中华白海豚的行动,得到了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被亲切地誉为“海上大熊猫”的保护神。

  多支巡航队昼夜护海豚

  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位于珠江口,而这一水域又恰恰是全国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根据有关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研需要进入核心区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缓冲区也禁止旅游和任何经营活动,为防止不速之客擅自闯入保护区水域,该保护区成立了国内首支中国海监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支队,同时与珠海渔政支队在保护区海域开展巡航监管行动。

  珠海公安边防支队也成立了巡护组,实行全天候24小时巡逻,对从事围捕、运输、贩卖和走私中华白海豚者严厉打击。

  首部专用法规正在酝酿

  据了解,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由邵华代表领衔,12位省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制订《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地细化有关的程序和规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加强对保护区的规范性管理。近日,广东省人大代表来到珠海就此进行实地调研,酝酿起草该条例。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加林介绍,正在起草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将会要求任何船只和人员进入相关水域必须是“无害通过”,哪些水域绝对禁止船只航行,哪里航速应为多少以及保护周边海域海洋工程和活动如何都有严格的规定。

  与此同时,也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立法,加强西江流域优质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议案,呼吁尽快制定西江水系水质保护的相应法律法规,让整个西江流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阅读 62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