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最大高山湿地群生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

媒体:丽水日报  作者:胡建金 蓝伟荣
专业号:浙江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保护区
2009/9/16 17:18:18

      景宁是中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它以其神秘的面纱不断撩拨着人们的好奇心,成为无数人探秘之旅的一个站点。景宁还有一块让人称奇的地方,那就是被称为华东第一高山湿地的望东洋,不少人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一睹其真面目。

      望东洋湿地保护区位于浙闽边境景宁、泰顺、寿宁三县的交界处。湿地是介于森林与海洋之间的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五年前的初冬,我走过望东洋,至今还依稀记得五年前的望东洋,那是一个被无知者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望东洋,600多亩的高山湿地几乎被毁。

     我一直无法忘却,至今想起,心头还是隐隐作痛。

      最近,听朋友说,望东洋湿地已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我捺不住激动,又重新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领略到了另一番风景,感受到另一种风情。

       一位哲人说: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重走望东洋,对这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2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从丽水出发,直接驱车到望东洋湿地保护区。山路十八湾,一道道走过之后,忽然觉得我们离天空的距离越来越近。

到了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处,已是夜色降临,炊烟升起,鸡鸣犬吠,蛙声阵阵,那完全是陶渊明所向往“而无车马喧”的桃花源,一股宁静与幽然立刻包围了我们。

     更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从打着空调的车子里走下时,丝毫不会感觉到盛夏的炎热。在房间里,看到厚厚的棉被,我们有些不解,湿地保护区的朋友说:晚上不盖厚厚的棉被,准会感冒。

     起初,我们还不信,到了夜晚,习习凉风夹杂着丝丝冷意,在听取蛙声一片中,我们果真裹着厚厚的棉被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去望东洋湿地。汽车在弯曲狭窄的机耕路上行驶,摇摇晃晃的,树枝随时会拍打车窗,几经周折,峰回路转,感觉天似穹庐。终于到了山顶,忽然感觉前面豁然开朗,一排整齐的江南桤木从水草中拔地而起,成为这座高山里为数不多的雄伟树木。

        望东洋中心盆地,有600多亩,在高达1300多米的高山上,有这么一片面积如此巨大的湿地,非常少见。

        盛夏的天气像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一路上我们除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外,还感受到老天的瞬息万变,刚才还是天气晴朗,瞬间却是云雾缭绕,烟雨氵蒙氵蒙。一时间,远山如黛,群山若隐若现。正是这样的天气,才造就了如此巨大的湿地,几分钟之后,树上草丛中,全是湿漉漉的,滴水成河。在江南的许多河流源头大约都是这样形成的,不像一些源头由冰川融化而成,这可能也是江南的河流比较温驯的原因罢。

       风、云、雾、雨、溪流,这已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循环系统的路径图。

3

         几年前一个初冬的日子,我走到这里,已落了叶的江南桤木在初冬的阳光照射下,显得特别高大伟岸,好似钻天的白杨。它们在这山上站立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了风霜雪雨和人间的冷暖,与人类相安无事的相处。

        其实,它们曾经活在斧头尖上,可能砍死它们的,是有利益的驱动,也有官员的政绩驱动,还有违背科学的决策。

     大约在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将它当作农业综合开发之地,投资百万元用于种植高山蔬菜,后来以失败而告终,一百多万元钱打了水漂,如今在景南一带还留下了“懵懂人开发懵懂洋,懵懂人乱花懵懂钱”的民谣。

       望东洋也叫懵懂洋,据景宁县志记载,“地势平坦,高差不逾十米,地面芳草覆盖,深入蔽人。涉足其中,如入迷宫。”

       相传,在人类开发自然的时候,有人发现这一片平阔的土地,犹如桃花源一样的地方,便希望这里能成为人们理想的天堂,然而,人们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得到自然规律的首肯,这里的庄稼只开花不结果,再加上无法抵御寒冷交加的冬天和野兽的侵袭,他们只好选择迁出此地。到了“大跃进”之时,当地有人曾头脑发热,花了几十万元,从新疆引进500多头牛。尽管这里水草丰美,但由于环境不适应,500多头牛全部死亡。

       如今,站立在这高山湿地之上,已不见昔日芳草可以蔽人的意境,积聚了上标林场数十员工5年之功,如今还是难以恢复原样,事实上,就算用上百年、上千年的时间,要恢复原样也是徒劳!生态环境,破坏它只须一刻之功,而恢复它,却难于上青天。

       这也正是告诫世人:要珍惜我们的环境,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违背科学的规律,必将受到处罚。

4

         渔际坑,一个非常诱人的名字,这个隐藏着浙闽边境的一个土名字,却因为它满身披绿而赢得人们的认可和赞许。

       它身上的服装太值钱了,那是4000多亩的原始赤生林。苍天的大树,就是这片土地厚厚的绒毛。

        置身于古木苍天的树林之中,鸟鸣其中,一派祥和,坐在水流潺潺小河中的石头上,听着流水声,轻风拂过,草木之味,沁入心脾,顿时心旷神怡。灌木石中长,苔鲜石上青,清泉石上流,其意境让人心神荡漾。

      沿着小溪而上,奇形怪状的石头,飞流成瀑。

        就是盛夏天气,从远古而来的这些树木身上,还是不时会飘落一两片落叶,落叶归根,这些落叶积在树丛中,又重新养育着这些树新的生命年轮,而一些落在石头背上的叶片,积在一起,仿佛在它上面披上一块色彩艳丽的黄毯子。

       循溪而上,时常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只巨鹰从头顶飞过,一只小鸟站立在离你不远的石头上;一条蛇从你身边飞快地溜过去。在充满着宁静休闲却又令人惊恐的树林中,让人充满着兴奋与恐惧。

        风儿轻拂,树木摇曳,阳光从树的缝隙中钻进来,打在石头上,射入石潭中,斑驳的树影,时常掩盖嬉戏的鱼儿。

      林场领导说,这片林实在罕见,有些树已长了数百年,目前这片林已列入湿地保护区之内,就算我们饿死了,也不能砍这树。

     这话,听着让人感动。

5

      望东洋湿地保护区的白云林区内,立着一块“飞云江源头”的牌子,它是1992年《飞云江志》编辑委员会所立,这并不是一块简单的牌子,而是千百年来对飞云江源头的一个纠正。

         飞云江是我省8大主要水系之一,长近两百公里。关于它的源头,历史文献记载不一。明嘉靖《瑞安县志》与《浙江通志》、清乾隆《温州府志》、民国《瑞安县志》所记载源头有二:一曰源出福建省政和县东北之温;一曰源出浙江省青田东南木凳岭。

      为了查清真正的源头,1987年,温州和丽水两地组成河源考察小组,专程进行实地考察查勘,最后勘定河源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东塘行政村白云尖西北坡坑。涓涓涧水沿际坑蜿蜒而下,流入东塘溪,东流景宁、泰顺、文成、瑞安而入东海。从而将飞云江的长度延伸了20多公里。

       飞云江寻源已成为一些温州驴友们常常组织的活动。

阅读 79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