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砍杨树 鄱阳湖打响候鸟保卫战

媒体:华西都市报  作者:庞山岚 王长久
专业号:湿地中国
2007/12/21 10:49:11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这是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王国的真实写照。然而,近年来,由于周边的区县市在鄱阳湖湿地大量种植速生杨、竭泽而渔、掠夺式采砂等,加之连续多年的干旱,使鄱阳湖的生态遭遇破坏,候鸟数量减少,候鸟的保护形势严峻。不过,令人庆幸的是,随着江西省阻击湿地杀手——杨树的行动开展,当地“砍树护鸟行动”在鄱阳湖畔轰轰烈烈展开。

  A、曾经的美丽

  叹为观止的“白鹤长城”

  尽管今年鄱阳湖遭遇50年干旱,但依然有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过冬。从吴城坐车来到朱市湖,远远就能听见候鸟齐鸣的声音,靠近湖边,开阔的湖面上,上万只候鸟在那里觅食、嬉戏。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名誉会长宫正称,20多年前,这里每年来越冬的候鸟达数百万只,其中很多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如东方白鹳、小天鹅、白鹤等。数以万计的白鹤聚集一起形成‘白鹤长城”。一些国外游客称,来中国必看两大长城,万里长城和鄱阳湖的 ‘白鹤长城’。“但近年很难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了。”

  B、失衡的生态

  利益驱动湿地招来杀手“杨树”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首先是在湿地大量种植的杨树。据星子县政府官员称,当地的杨树种植始于2003年,因为湿地可以使杨树生长很快,经济效益又好,所以后来又扩展到了环湖的许多地区。

  “虽然能够解决经济问题,但是对生态保护却是致命的。”九江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秦筱山说,种植杨树虽然带来经济价值,能解决部分农村劳力的就业问题,但从鄱阳湖湿地保护上来说弊多利少。“杨树的根系会吸收、蒸发大量水分,使湿地旱化,可能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改变湿地的性质。同时,成片的杨树林会触碰越冬候鸟起落,对候鸟安全迁徙有影响。”

  湖底采砂水底产生沙漠化

  “鄱阳湖无序采砂是鄱阳湖资源环境的一大 ‘顽症’。”鄱阳湖渔政管理人员介绍:“因为挖砂船一般先要掀掉湖底一层肥沃的淤泥,再挖掘露出的砂石。这层肥沃的淤泥正是水底微生物包括鱼类主要饵料的繁殖场所。”挖砂加重了鄱阳湖水底的“沙漠化”。

  从1998年长江禁砂后,就陆续有采砂船进入鄱阳湖,到2001年更是愈演愈烈。据2006年一个统计数据,从湖口县至星子县约45公里,沿途有1600多艘大型采砂运砂船。

  黑市交易候鸟常上人餐桌

  每年枯水季节,候鸟来鄱阳湖寻找越冬食物。当地的渔民会通过“天网”、猎杀等方式捕候鸟,或者通过放干湖水追赶候鸟。

  另外,当地还存在一个更可怕的候鸟黑市交易。鄱阳湖区村民称,在黑市上,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天鹅,一只活的可卖两千元左右,一只死的也可卖五百元人民币,白鹳、白鹤的售价更高。仅新建县昌邑乡一个自然村在每年靠捕杀候鸟就获利上百万元。

  C、打响抢救战

  砍掉杨树当地拉开护鸟序幕

  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失衡引起了一些保护专家的广泛关注。今年初,经过多次论证之后,江西省决定,要求不准在鄱阳湖吴淞高程17米以下湿地上栽种任何树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栽种的杨树要在一个月左右全部铲除,在试验区以及吴淞高程17米以下栽种的杨树,3年内必须全部砍伐,今后不准栽种。不过,星子县县委宣传部一官员说,星子县造林商提出的索赔数目巨大,按照县里的财力难以解决,现在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赔偿资金如何支付的办法还不明朗。

阅读 37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