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被一波候鸟“争抢”

媒体:乌审旗  作者:乌审旗
专业号:盛绍博
2015/3/23 14:38:22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故有“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的美誉。

这个季节,一波候鸟前来“争抢”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到底科不科学呢?不急,咱先看看“争抢”的到底是些谁们?

hi~~我叫白琵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叫赤麻鸭~~

我是蓑(suō)羽鹤~~~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哦

我是体态轻盈优美的小天鹅,我就喜欢你们这儿的寂静与优美~嘻嘻~

我是苍鹭

我是鱼鹰哦!

3月9日~10日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巴图湾水库、鸟岛、范家沟湾、杨四沟湾和三叉河等地进行实地监测。发现小天鹅、苍鹭、鱼鹰、大白鹭等候鸟,同时,在湿地公园境内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一般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今年提早了20多天,这和萨拉乌苏湿地舒爽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食物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美哒! 萨拉乌苏!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批准建设于2012年12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端乌审旗。

公园内的湿地主要由无定河流域河流湿地及巴图湾水库湖泊湿地组成,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公园水域两岸,公园内主要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

公园行政隶属于无定河镇和苏力德苏木,整体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包括无定河上游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巴图湾水库和水库大坝下游到新窑卯水电站之间的河段,其中巴图湾水库两侧边界距库岸约500 米左右。

建设面积3000.4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95.5 公顷,占总面积的43.2%。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等人类古代文明,对保护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无定河水源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水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生境,特别是河谷湿地资源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候鸟迁徙中转、越冬和繁殖地之一。享有“大漠碧湖 飞鸟天堂”的美誉。

水资源丰富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000.4 公顷,其中湿地有1295.5 公顷,占总面积的43.2%。

景观资源独特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主体,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上游无定河河谷曲折蜿蜒,雄壮幽深;巴图湾水库湖水清澈透亮,水面恬静开阔;周边沙地草原景观环绕,森林景观以块或带点缀其中,形成了由湿地(水域)、沙地、草原、森林组成的独特景观。

动植物种类繁多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有植物162 种,其中有被子植物148 种,裸子植物9 种,蕨类植物2 种,菌类植物3 种。有水生和陆生脊椎动物163 种,其中候鸟62 种,占76.5%。萨拉乌苏湿地公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 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 种,为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和大鸨;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 种,为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蓑羽鹤、长耳鸮、红角鸮、纵纹腹小鸮和兔狲,其中8 种为鸟类。主要分布于湿地公园南部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和巴图湾水库库尾地带。

历史文化悠久 人类总是逐水而居,江河两岸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也孕育和滋养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无定河上游,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区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亲,看够没~?

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其中的不同之处哦~~!!!

阅读 196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