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揚子鱷保護區:6條揚子鱷野外放歸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6/21 7:36:46
人民網安徽視窗訊 6月18日,郎溪縣高井廟林場重新恢復后的揚子鱷棲息地上。6條體格健壯的揚子鱷,在技朮人員的助推下,緩緩游入池塘中。今后的日子里,這6條鱷將與近3年放歸后已野化的21條鱷一起,在當地精心建造的生活樂園中安家落戶,繁衍生息,正式成為大自然的一員。
根據放歸計划,揚子鱷保護區在該地已先后投資近50萬元,在高井廟林場為放歸鱷修建了17個水塘,恢復棲息地面積約3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約12公頃,營造了水生、陸生生態環境。每年還陸續補充投放了魚苗、河蝦、螺螄、河蚌、泥鰍等餌料,基本為放歸鱷建造好較完整的食物鏈。
安師大生命科學院從保護區數千條人工繁殖的仔二代揚子鱷中遴選20條健壯的候選鱷,逐一采集血樣,進行DNA鑒定,研究血緣關系,建立完整的譜系檔案,進行科學配對。然后又從中進一步優選出6條,在作了為期一周的野外馴化后,于6月17日將電子發報機裝入實驗鱷尾部,為將來隨時隨地監測、掌握放歸鱷動態奠定基礎。并從從國外進口6套發報機,將進行18個月的連續監測,以摸清揚子鱷野外生存狀況,獲取寶貴的實驗數據。
據悉,近期野外放歸目標是:力爭未來十年在高井廟核心區恢復揚子鱷野生種群數量達到100─150條左右。(朱磊)
相關鏈接: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已有2億多年歷史,系恐龍近親,是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揚子鱷原廣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因自然環境變遷和人類活動干擾,其分布范圍漸縮,種群數量銳減,瀕臨滅絕。為拯救這一物種,我國政府相繼建立了揚子鱷人工繁育中心和自然保護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揚子鱷人工種群已達到1萬條,并且具備了年產1500條以上的繁育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野外棲息地遭受人為破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自然死亡等原因,揚子鱷野生種群走向衰落,數量不增反減,目前僅存120─150來條,遠遠少于野生大熊貓數量﹔且其分布范圍縮至皖、浙交界的狹小地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補充野生鱷數量,揚子鱷野生種群有可能陷入滅絕邊緣。
為切實保護野生揚子鱷,保護區編制了新的總體規划,調整了保護戰略,一方面加大管護力度,推行社區共管,以及采取行之有效的就地保護野生鱷等措施,讓揚子鱷野生種群自然恢復﹔另一方面實施揚子鱷野外放歸工程:一是在現有揚子鱷分布核心區進行放歸試點,并取得成功。如2003年與華東師范大學合作,在紅星核心區放歸3條揚子鱷,放歸鱷在近几年內每年均自然繁殖產卵并孵出幼鱷。二是在歷史上曾有揚子鱷分布的地區重新恢復建設棲息地,開展“再引入”工作。2006─2008年與安師大合作在高井廟林場重新恢復的棲息地上三次放歸了21條揚子鱷,從几年來的監測情況看,放歸鱷適應性較好,在該棲息地上能正常生存棲息,年底均能順利越冬,并在次年3月下旬結束冬眠出洞活動,2008年7月在該棲息地上放歸鱷已成功繁殖,產卵一窩19枚,自然孵出幼鱷10條。可以說再引入放歸已獲得初步成功。
這次放歸繼續在高井廟林場進行,仍然屬于放歸的實驗階段,實施后將能獲取近几年來放歸成功的實驗數據,為今后人工鱷較大數量的放歸積累經驗。同時,也期望通過逐漸放歸在當地建立起揚子鱷野生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