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海口筑湿地之城新梦想

媒体:海南日报  作者:单景岗
专业号:海南省
2017/2/4 11:22:56

海口,大江入海口,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城市名字,令众多湿地爱好者为之梦牵萦绕。
去年底,由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俊山、北京林大教授张明祥等知名湿地专家组成的团队,代表着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在海口进行调研后形成了《海口湿地保护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诸如划定湿地保护红线、新建湿地保护小区、建全市湿地保护网络、申报世界湿地城市等众多概念,最终汇聚成为海口建设“湿地之城”的远大梦想。
1
“海”之城湿地众多
    地名有个“海”字,注定了海口与“水”结缘,意味着面积广大、类型丰富的湿地。
    北临琼州海峡,海岸线长136公里,横跨主城区东西两岸,南渡江、五源河、演丰西河等10条河流由此汇入大海;海南母亲河南渡江长311公里,近1/4的长度(75公里)蜿蜒在海口境内,而且水量最丰沛、土地最肥沃、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达1300平方公里;还有众多串联在江河之上或独立于山谷之间的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如此众多的海、河、湖,成为孕育湿地的上佳自然地理环境。

“即使在海口生活大半辈子,许多人也未必知道近郊的羊山湿地。”香港嘉道理驻海南保育主任卢刚说,在羊山地区存在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湿地,涵括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库等各种湿地类型,堪称“湿地博物馆”。
    2012年卢刚组织了30-40名志愿者,对羊山进行了为期1年的考察,并于2014年发布《海口羊山湿地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在海南日报《海南周刊》上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由此,这个与海口近在咫尺的“湿地王国”才广为人知。
其实,海口的湿地还远不止这些。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海口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有湿地资源29093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19200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66.0%;还有人工湿地5193公顷,河流湿地4535公顷,湖泊湿地165公顷。
“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独具特色。”张明祥如是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海口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湿地类型,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去年5月21日,东寨港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到1只戴环志的黑脸琵鹭,经鉴别为当年初在东方获救助并戴环志的247号黑脸琵鹭。这是海南首次在相隔较远距离发现同一只黑脸琵鹭,对研究黑脸琵鹭的迁飞规律很有意义。
   “这其实是东寨港连续第二年观测到黑脸琵鹭这种珍贵的飞鸟了。”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辜绳福说。据2015年黑脸琵鹭全球普查结果显示,这种鸟类全球仅有约3000只。海口拥有的不仅仅是黑脸琵鹭。据调查,海口有湿地植物439种,湿地野生动物514种,其中鸟类达126种。每年到海口越冬的鸟类超过数万只,其中白鹭最高峰时达2万只左右。
2
海口湿地的四大区域
    如今,走在万绿园的龙珠湾畔,七八年前种下的一小片红树林已郁郁葱葱,海滩上到处散落着新生的小苗。
10余年前,游客曾不断投诉龙珠湾异味,使得政府下决心在该处试种红树林。2009年4月试种工作正式启动,1年多里,林业技术人员、志愿者们在龙珠湾、万绿园外滩种下了2万多株红树苗。经过反复补种,如今终于在龙珠湾滩涂上形成了一片狭长的红树林带,2万株树苗连冠成林,鸟鸣啾啾穿梭其间。近年来,海口一直致力于修复红树林,仅东寨港就人工恢复种植红树林66.7亩,这已成为滨海湿地、东寨港湿地等类型湿地的一部分。
    打开地图可见,位于海口沿海区域的滨海湿地区,除了海岸沿线的窄带外,还在三个区域深入到内陆:一是江东的灵山地区,二是主城区的龙华区和秀英区的大部分;三是新海港、金沙湾到美安科技新城一带。该区主要是近海与海岸湿地类,包括浅海水域、红树林与河口水域湿地等,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近海海水水质较好。
    张明祥建议,将海口市湿地划分为4个区:滨海湿地区、东寨港及三江口区、南渡江流域、五源河流域。
  “该区入海口处受城市排污及港口码头污染影响,水质较差。”张明祥说。
    东寨港及三江口区湿地位于演丰镇、三江镇和三江农场,主要包括东寨港湿地、南洋水库、三江湿地、演州河等;湿地类型以红树林、永久性河流、库塘为主。该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红树林和宽阔的港湾滩涂水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多种迁徙鸟类提供良好越冬栖息地。
   “该区过去受周边养鸭、养猪、养虾等影响,水质较差。”张明祥说。
南渡江流域湿地主要包括南渡江、美舍河、响水河、铁炉水库、羊山水库、白水塘湿地等区域;湿地类型以永久性河流、库塘、淡水湖等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基本良好。
   “该区沿线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点源面源污染问题,亟需加强管控与治理。”张明祥说。
五源河流域湿地主要包括永庄水库、五源河、美涯水库等区域;湿地类型以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等为主。
   “该区乱排乱放现象严重、不合理开发建设现象突出。”张明祥说。
    张明祥认为,滨海湿地区主要以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主;其余3个区以建设省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为主。
3
构建国际“湿地之城”
    “几十年前,海口是座水城。”海口文史专家冯仁鸿,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海口。海口曾湖塘星罗棋布,河叉纵横交错,水面湿地面积较大,大小湖泊200多个。1958年绘制的海口地形图上,有陌生的海青湖、白沙河等字眼,更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叫不出名的河流、湖岛。
    那时的海口,是真正的“湿地之城”。然而,数十年斗转星移,这些河流、湿地,有的已无声地消失,有的则被打上沉重的人工烙印,变成了“人工河”“人工湿地”……
    “必须全面加强海口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赵俊山说,要重现海口“水城”风貌,打造“海南岛湿地之城”。
    张明祥认为,当务之急是科学划定湿地保护红线,设定湿地保护的总量目标。要将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饮用水保护区、湿地重要物种及其生境保护区等划入重点控制区,严格保护;已遭不同程度破坏的湿地要划为恢复重建区,在城市密集和工业发达的环城区、房地产项目开发侵占湿地区、禽类与水产养殖等污染严重区开展湿地修复工程。
    目前,海口仅有1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率为11.47%。
    对此,我省有识之士多次大声疾呼。2013年,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局就提出在海口龙泉镇建立水菜花原生境保护小区。
“建议建立沙坡-白水塘国家湿地公园和那央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去年省两会上,民盟海南省委提出,海口近郊的羊山湿地亟待提高重视和保护的力度。
    《报告》也提出,海口要新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立全市湿地保护网络,到2020年,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这是一个庞大的湿地保护网络。在沿海,将海口湾等滨海湿地建设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曲口,建立有“海上人参”之称的锯缘青蟹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河流上,将三江河、司马坡岛、美舍河上游、五源河、三江湿地公园等建设为省级湿地公园。在水库边,将8座中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建设为湿地保护小区。
    “我认为,海口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申报建设世界湿地城市。”赵俊山说,海口拥有东寨港国际重要湿地,具有建设湿地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阅读 208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