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乌鲁木齐首次立法保护湿地

媒体:中国环境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8/13 6:40:55

本报记者杨涛利乌鲁木齐报道 记者日前了解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正式审议了《乌鲁木齐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

《条例草案》提出,在湿地内擅自筑坝、爆破、放牧的,擅自征占用、开发利用湿地或改变湿地性质、功能且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乌鲁木齐市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资源。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现有湿地面积2.12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49%,远低于世界8.6%和国家5.58%的平均水平。其中,达坂城区湿地面积占到全市湿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左右。

乌鲁木齐市林业局(市园林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曹秀英表示,乌鲁木齐湿地保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工作中职责不清;湿地保护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开垦土地、侵占湿地、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下降。在湿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特别是超量开采地下水已致使柴窝堡湖湖面急剧萎缩,严重影响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乌鲁木齐出台条例保护湿地资源,非常必要。

 

《条例草案》规定,湿地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机制,设立湿地保护专项资金,依法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条例草案》提出,对自然退化和遭到破坏的湿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科学修复。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湿地的水质、土壤、野生动植物,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对自然退化和遭到破坏的湿地,应当通过补水、退耕、轮牧、退牧、禁牧、引水治沙、种草、水生动植物恢复、水体交换、减少污染源等措施进行修复。

《条例草案》提出,在湿地内擅自筑坝、爆破、放牧、烧荒,未经批准擅自征占用、开发利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性质、功能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未按照湿地生态保护方案采取保护措施、履行恢复义务,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造成湿地资源破坏的,责令限期恢复,并处以恢复湿地所需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据悉,这部湿地保护条例有望在今年年内正式出台。

阅读 16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