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古傍水而居,中华文明就是发祥于黄河流域。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给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水资源用途的排序:生活—生产—生态。有的人甚至提出,要开发利用好河流里的每一滴水。可是,有限的水资源往往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之后,要么无水留给生态,要么是污水留给生态。
人类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态灾难的前兆。许多流域源头沙化,来水量急剧减少,造成河流干涸断流;广阔草原荒漠化日趋严重;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无水源保障,面积在逐步减小;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导致一些城市乃至周边地区都出现供水危机;极端气候导致洪涝灾害、旱灾频繁出现……
1999年以来,水利部门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思想解放大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水利工程根本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增量供给需求,而且还走进了“死胡同”。缺水地区出现了“有河皆干”,丰水地区出现了“有河皆污”,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必须树立“大”的水资源观,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谋求更高层次的人水和谐。
思路决定出路。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得到了广泛认可和积极践行。水利人在摸清我国水资源“家底”的同时,进行了科学规划。在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用水需求,在水量分配调度时,提前预留生态用水,维护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此外,为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水利部门举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自2000年4月30日开始,九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挽救塔里木河下游已严重衰败的“绿色走廊”,从此塔里木河尾闾重现碧波万顷景色,谱写了一曲“绿色颂歌”。
2001年7月,国家正式启动扎龙湿地应急补水计划,此后,又三次实施补水,丹顶鹤的故乡绿意盎然。
2002年1月以来,引江济太工程持续实施,有效缓解了太湖地区水污染问题。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又一项生态补水工程——引岳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在河北邯郸开工,挽救即将干涸的“华北明珠”。
2005年1月以来,连续五次实施珠江枯季水量统一调度,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黄河自1999年实施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已连续10年不断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继续滋养着五千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