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58.9米,蓄水量为206亿立方米,是太湖的4.5倍、滇池的16倍,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从这些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抚仙湖不仅仅是玉溪的,而是云南的,全国的,乃至世界的抚仙湖。对于湖边的老百姓来说,这个被他们世代称为“海子”的湖泊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沿岸村民 潘大爷:“祖祖辈辈都是靠这个“海子”吃饭,村里面的人不捉鱼就不能生活。”
然而,在2001年一前,由于支流污染严重,抚仙湖也曾一度受到污染。
澄江县环保局副局长 吴利明:“在2001年前,这块海滩基本全是黑水,翻上来的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海浪打上来的水全是黑色的,基本没人来这里。”
沿岸村民 潘大爷:“垃圾到处都是,也没有人管,死猪啊什么都有。”
记者 付琳:“我现在就在抚仙湖畔,放眼望去,抚仙湖依然是碧波荡漾,美丽依旧,可是如果那些点点滴滴的污染细节不引起足够重视的话,这样的美丽也会有所改变,当然,不仅是抚仙湖,像滇池、洱海、星云湖这些高原湖泊的健康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于是从2001年开始,云南省就开始推出了人工湿地这样的保护措施,来守护这些高原湖泊的美丽。”
为了遏制湖水的恶化趋势,2001年10月,抚仙湖畔建起了云南的第一块人工湿地,这块占地33亩的湿地很快就发挥作用了。
沿岸村民:“水要清些了,脏的滤在上面了。”
沿岸村民 潘大爷:“现在老是清秀了,到处都很干净,漂亮。”
湿地被称成为“地球之肾”,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好的净化作用。澄江县环保局副局长吴利明介绍,抚仙湖边建成的人工湿地主要借鉴自然湿地的原理,依靠沉沙池、氧化池和碎石过滤等手段,对进入湿地的污水进行处理,湿地里种植的植物也有分解化学物质和过滤水质的作用。
澄江县环保局副局长 吴利明:“人工湿地主要针对污染负荷轻的一些水,通过一些植物的吸收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
目前我省的滇池、抚仙湖、星云湖等九大高原湖泊都建有不同规模的人工湿地,这些湿地不仅守护着他们旁边的“高原明珠”,其中一些湿地本身还成了观光游览的风景区但是这些"守护者"本身的命运也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