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背后的生态账

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郑升
专业号:灞上人家
2015/4/17 17:11:48
 

    自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将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到今日正式文件对外发布,对“水十条”具体内容以及何时出台的猜想就没有停过。

    一方面,人们谈论的“水十条”当然是市场关注热点,毕竟“水十条”可能带来的约1.9万亿元的投资规模,是个不错的炒作题材;另一方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力度前所未有地增加,翘首以盼一个更安全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水十条”设定的目标,目前看来是符合预期的,譬如其主要指标中,要求“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中国自然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分布得不均匀,造成国内有限的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去,我们总是试图通过宏大的跨区域的蓄水、调水工程,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却往往忽视了对水生态环境的有效维护,这使得中国的用水问题进一步恶化。

    看看七大重点流域的水质情况,你就知道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根据《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以及辽河这七大流域中,仅有长江和珠江流域Ⅲ类以上水质超过70%,分别为86.2%和90.7%,黄河、松花江淮河以及辽河Ⅲ类以上水质分别为60.7%、58.0%、47.4%和43.6%,而海河则仅有39.1%水质在Ⅲ类以上。

    目前在中国,七大流域是水资源分布的主体,流动的水系是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的基本保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上述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中国总体的水生态环境将到2030年会有根本的改观。只是我们现在真的无法估算,要解决这些问题到底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有些省份已经提前行动,譬如浙江省在2014年启动的“五水共治”工程,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预计的总投资要到4680亿元,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号角。

    推进到现在,“五水共治”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中间也出了不少风波,尤其是在投资资金来源的问题上。2014年,浙江省政府为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曾以下发红头文件的方式,劝浙江省的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捐款”。但即便如此,来自政府的资金,依然不是“五水共治”的主角。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以及未来还将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实施,其带动的投资也紧接万亿规模;而尚未启动的土壤污染防治,其背后可能涉及的资金规模则可能高达5万亿。

    虽然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合称为中国政府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但某种程度来说,大气、水和土壤的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本质,可以说是我们在共同弥补过去的生态欠账。

    过去36年的时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快速增加的财富部分掩盖了对生态的破坏。我们看到很多清水河变成黑水河,看到高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笼罩大地,看到混合了各种颜色矿料的废水流向了稻田。

    但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在意,直到现在蓦然回首,才发现当初做下了许多错事。而今已找不到当初的“事故责任人”,人们只能共同承担这些“错事”带来的后果,并尽力弥补。唯有如此,才可以期待更美好的生活。

    可以期待,在“水十条”之后,一定会有“土十条”接力,而背后的动因,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阅读 76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