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沙坡清真寺
从天池第一门往北看,可见一座古老的清真寺,那就是塔沙坡清真寺。壮美而古老的塔沙坡清真寺是撒拉乡众多清真寺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南眺风光妩媚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临蜿蜒黄河,北靠巍峨大山,它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建于明代,东西中轴线建筑布局,占地1840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有礼拜殿、唤礼楼、牌楼门、影壁、南北配房、沐浴室。尽管寺址面积不大,但各建筑体设计布局均匀,用地精确,建筑形体多变,用材较大,砖刻木雕细致,中国传统殿院建筑艺术突出。寺东门前南北建一字形照壁,方条青砖灰瓦砌建,壁底为须弥座形,砖面雕饰八宝图案,壁胸以青方砖立砌,壁顶呈人字形,瓦顶宝瓶脊,壁高6米,美观牢固。影壁东坡边盘生一棵山榆,长势苍劲,抵挡风雨,横遮寺门。依影壁是牌楼门,楼门东开,建做四柱三楼式的纯木结构,中高边底的庑殿顶,楼顶中置宝瓶,边置盘龙体正吻,正间开高扇高阔大门,边开小门,楼体檐面饰置十一踩重翘斗拱,斗栱形体不高,但出跳较长,形成庞大构架。牌楼内接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瓦顶廓道,门侧正面两端内外装饰成影壁,墙胸凸雕二龙名树图案,形体精美。唤礼楼建于院子东西正中心位置,建筑面积65平方米,六角攒尖顶六柱通柱造,楼阁式三重檐,翼角宝瓶顶。底层以青砖砌饰墙面,内用土坏砌实,基部饰成须弥座形,每面均有砖雕图案,围檐装饰砖雕斗昂飞檐,西开拱形洞楼门,北侧砖面刻有“大清乾隆二十年八月”九字。二、三层为纯木结构,装修内外双层围栏。三层楼内顶部装修精雕藻井,结构重叠复杂。楼体建座形式高大,气势雄伟。礼拜殿是该寺的主体建筑,座西向东,建于高1.3米的土台阶上,前小后大“凸”字形布局,建筑面积537平方米,前后殿开东廊做法,高17米,大式木瓦作,十二脊殿顶,翼角飞檐,花砖宝瓶殿脊,斗栱昂攒装饰内外檐面,木板铺地。前殿进深面阔各为小三间,井架式梁架,庑殿式顶,内壁南北西以木板装修,雕饰花树云纹。西壁正中拱形壁龛外围精雕凸起大烟纹赤铜色木质。后殿东廊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构架,前廓卷棚式木构架,殿顶建成歇山式,墙面各开四扇六抹格扇门,格心为三交六宛菱花心。廊檐装饰七踩斗栱攒,平板枋帖雕花草图案,大额枋下均用骑马雀替。面帖雕刻花草云纹。造型宏伟。
清真寺东南面是老坟滩,它比修建清真寺的年代还早,据说,最初迁置此地的撒拉族先民去世后就埋葬在这里。在荒凉的坟滩正中围有方形的一堵墙,其内建置一阿拉伯传教士的拱北,两颗自然长出的古榆树郁郁葱葱,树冠覆盖着神圣的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