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深圳12月14日电(李语)当地时间12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框架下的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以下简称“城市峰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深圳受邀与会,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圳实践。
本次峰会以“深化地方生物多样性行动”为主题,围绕影响、参与和行动三个环节(分论坛)展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在“参与”环节介绍深圳的基本情况,分享深圳作为一个超2000万人的超大都市,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工作经验。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将上世纪深圳湾填海留下的滩涂,建设成为大都市内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吸引10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为城市保留了集湿地体验、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宝贵生态空间。目前,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圳有超过2000万人口与超过2万个物种在这里共处。
据悉,在2005年,深圳将全市约50%的陆域面积划进生态控制线,目前森林覆盖率约39%。而在深圳的城市中央,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它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数万只往返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的国际候鸟在此停歇,其中代表性的珍稀濒危水鸟——黑脸琵鹭、反嘴鹬种群超过全球个体数量的1%。前不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大会决定,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此外,深圳还设立38个自然教育中心和22所自然学校,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共同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力献计。
作为“地域最小超大城市”,深圳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具体行动,率先开展陆域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发布国内首个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印发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六大优先领域17项行动,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获广泛肯定,并以城市生态新名片闪亮全球视野。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