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湿地:“沧海桑田”之变

媒体:中国财经报  作者:傅博 杨学良
专业号:湿地中国
2008/1/19 8:04:56

  微山湖是安静的,水中3米多高密密排列的芦竹丛不时随风轻轻舞动,不远处的芦苇荡偶尔有水鸟出没。

  “几年前,这里还都是天然涝洼地(湿地)改造成的耕地,种着密密麻麻的小麦和大豆,不要说芦竹、水鸟,连水都是浑浊的。”山东省济宁市南四湖人工湿地管理处主任于恒启回忆说。,“南四湖(又称微山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走廊和重要的调蓄区,其调水水质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早日实现的关键要素。2005年,省政府确定在南四湖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到今年已经恢复湿地38万亩。”

  梦里水乡今又见

  “小时候,这里就是一片片的水塘,摸鱼、挖菱角,都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戏。”张延亮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眼睛亮亮的。

  张延亮今年54岁,从小生长在南四湖畔,现在是微山县昭阳街道西万三村党支部的副支书。

  1988年,国家要开发南四湖湿地,鼓励农民多种粮食。从那时起,在围湖造田的热潮中,南四湖的命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但是南四湖地势低洼,一遇汛期,一年的收成就成了泡影。张延亮发现,不仅脱贫致富的愿望离自己越发遥远,一同消失的还有清澈的湖水、鲜嫩的莲藕,与水鸟、游鱼为伴的童年时光只能在梦里出现了。

  2003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一年,南四湖被正式确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走廊和重要的调蓄区。为确保水质达标,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张延亮和乡亲们纷纷在原来耕种“一麦一豆”的土地上种下政府推荐的芦竹,退耕还湿的序幕悄然拉开,南四湖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转变。

  “你要问我当时的感觉,那就是两个字‘没谱’,芦竹这个东西我们以前见都没见过,也不知道种了有什么好处,但是种小麦大豆实在是没什么收益,当时看到一份国家发改委的材料,知道芦竹这东西,是上好的造纸原料,有收益,环保,根系能够净化水质,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可能是个出路。”张延亮实话实说。

  经济效益也许一时无法体现,但退耕还湿之后,环境的改善让张延亮喜出望外。“鸟儿又飞回来了,小鱼儿又看见了,水也从混个澄儿的,慢慢变清了。没想到,梦里的东西也能成真,真的没想到。”

  环境初步改善后,山东省环保局逐渐实施“治、用、保”的治污措施,确定在南四湖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并把该项目作为点源治理后的一项保底把关工程。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是非常明显和有效的,在湿地植物茂盛期COD的去除率为30%-50%,总磷的去除率为35%-60%,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35%-65%。”于恒启用数字向记者证明。

  截至目前,南四湖人工湿地试验工程人工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3000亩,加上保护修复自然湿地2000亩,试验区已经形成5000亩的人工湿地规模。同时,与湿地试验工程相配套的橡胶坝工程已经完工,配水工程、表面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最大的环保工程。

  “碧玉”“黄金”从何而来

  “我们从第一年就感受到了种芦竹的好处。”张延亮笑着说,“以前种庄稼,每亩地一年也就有500—600的收入,到了现在,一亩芦竹不算补助,已经能够达到800-1000元的收入了。”

  “老张说的没错,环保工程建成后,不单单改变了南四湖的水质,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恢复南四湖的自然生态,增加南四湖的环境容量,还真正地给湖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恒启从宏观的角度给记者做了分析。

  西万三村的农民绝对是退耕还湿的最直接受益者。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在环保部门指导下,村民不断扩大芦竹种植面积,到目前村上已经种植了600亩。同时,政府在这三年里连续对农民进行补助,根据台田上已开发耕地的土质不同,补助标准分别为300元、400元、500元,同时还投入财政资金为引进的芦竹苗子买单。

  有种就要有收。按照政策安排,村里由地方环保部门牵头,与当地造纸企业签了订货合同,年底收割后交给芦竹中转站,然后打包卖给企业。目前一市斤的收购价格是一毛二分五,合同一签就是三年。西万三村共有432户人家,从种粮变为种芦竹,粗略估计全村一年可以增收几十万元。

  微山县为充分利用好湿地资源,积极发展适合土壤生长的经济作物品种。近年来,全县先后发展了浅水藕、杞柳等适合涝洼地生产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县发展杞柳种植面积3万多亩、浅水藕2万多亩,两种作物为全县年创收益达5000万元。

  而山东省日前印发的《南水北调黄河以南段及省辖淮河流域和小清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资金管理办法》,对退耕还湿农民按退耕面积进行补偿,已被明确列在该省大规模生态补偿试点相关利益主体的第一位。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农民的心气儿也就顺了。

  “犁遍荒原栽碧玉,耕尽沃土种黄金”,这是张延亮写的诗。

  “现在,我特别希望亲友们来我家串门,每次我都带他们参观村里的芦竹基地,看看鸟,打打鱼,村里最近又铺上了硬质路面,玩耍之后还可以观光。说不定以后还能发展旅游业。”张延亮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 101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