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

媒体:新华网  作者:吴植
专业号:重庆涪陵林业
2010/1/18 8:49:13
    新华网宜昌1月17日电(记者 吴植)记者日前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0年三峡工程生产计划会上获悉,我国中华鲟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华鲟研究所今年将整理完善中华鲟子一代全人工繁殖技术,加强子一代后备亲鱼培育,并继续进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工作。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是以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子一代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养殖条件调控和人工诱导技术,使子一代雄鱼和雌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发育到性成熟,并通过人工繁殖获得子二代个体的科研工作。

经过中华鲟研究所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4年的联合攻关,世界首批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于2009年10月成功出苗。这标志人类找到了不依赖捕捞野生亲鱼,就能把中华鲟物种延续下去的新途径。我国的这项研究总体上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0年,中华鲟研究所还将进一步开展产后野生中华鲟亲鱼康复研究、中华鲟子一代梯队谱系确定、人工淡水环境养殖亚成体中华鲟食物营养研究、葛洲坝及三峡船闸过鱼能力评估及鱼类过坝技术研究、中华鲟放流鱼苗标记技术研究、三峡蓄水期间中华鲟自然监测及卵苗采集研究以及保护物种增殖放流等工作。

据介绍,2009年11月11日至12月5日,中华鲟研究所在葛洲坝下至古老背江段对中华鲟自然繁殖状况进行了监测,并获得中华鲟江中自然繁殖前的声呐成像图片。这为研究中华鲟繁殖行为提供了实证,对掌握三峡蓄水后野生中华鲟资源状况并优化中华鲟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于1982年的中华鲟研究所是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机构。2008年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正式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接管该研究所.

阅读 66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