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蔡芳报道:摇曳的红树林、栖息的白鹭、静静的河湾,一条实木铺就的长长绿道将它们与人类的距离拉近。昨天,美丽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热闹非凡,2011淇澳湿地造林护绿暨湿地绿道启用活动在这里举办。据悉,这是我市首条湿地绿道,也将是市民走进湿地、接触红树林的一个顺畅通道。
930米长绿道拉近距离
“这是木榄,那是桐花树,还有老鼠,原来它们都是红树林呀!”几名七八岁的小男孩兴奋地顺着新建的绿道边走边看。当他们来到观鸟亭时,远远的树林之中一群白鹭停在上面栖息,吸引了孩子们驻足,“快看,有鸟儿飞起来了!”
据介绍,湿地绿道是国家湿地保护项目“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湿地管护和科普教育设施,全长930米、宽2.5米。湿地绿道两边设置有赏树观鸟亭和红树林湿地物种介绍牌等科普教育设施。漫步湿地绿道,除可以赏树观鸟览鱼鉴蝶外,还可以接受湿地生态科普教育,为市民提供一个能够以最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亲近自然的空间。
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淇澳红树林湿地绿道的建设是珠海市绿道建设的一个探索和创新,是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响应“净畅宁美”行动的一个重要举措。据悉,我市正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生态保育、科普教育、赏树观鸟、湿地探索”四大景区,总面积约370.3公顷,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第一期将建红树林博览园、广东湿地博物馆、湿地科普教育中心、桃花源、蝴蝶谷、蜻蜓池等景点,并安装远程无线监测系统设施,让游人通过摄像头可以远距离仔细观察鸟类等湿地动物的生态活动。
植下红树林苗木1000余株
红树林是地球资源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湿地上开展造林护绿的义务植树活动是珠海市建设森林城市生态家园的一个探索和创新。
昨天也是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公众开放日,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市委统战部及民革、民盟、农工、台盟等民主党派及市民代表共350人,参加了淇澳湿地造林护绿活动。
记者现场看到,虽然地上满是湿泥,人们需要深一脚浅一脚才能走到树坑边,但大家仍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锹,栽苗、培土,干得热火朝天,合力栽下一棵棵红树苗木,为园内添上了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新绿。
初步统计,当天共种植桐花树、银叶树等红树林苗木1000余株;市民群众参加清理恶性杂草薇甘菊和滩涂垃圾,修复保育滩涂湿地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