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候鸟再次开始迁徙的旅途。近日,天津北大港湿地迎来了首批迁徙候鸟,北归的“老朋友”们和往年一样来此“报到”。据志愿者观测,3月初迁飞至北大港安营的候鸟已超过6万只。
亚欧大陆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日前,由爱鸟护鸟志愿者救助的东方白鹳环志号N37在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放飞,这也是今年第一只由津、冀爱鸟护鸟志愿者联手救助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每年途经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迁徙候鸟达240多种、数十万只。据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尚成海介绍,北大港湿地是海陆变迁的产物,这块原生态区域面积大、自然环境好、生态系统完整、物种丰富。
然而,北大港湿地位于天津大港石化、大港油田和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包围中,周边分布57个行政村8万多常住人口,保护区内有农业、渔业的活动传统,保护难度可想而知。而且,此前北大港湿地内的土地、库区、河道、水面、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权分属不同部门,保护工作协调起来难度较大,不利于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2014年3月,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方案》,决定成立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全面行使管理职能。当年12月,天津市整合4个相关部门,成立了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全面行使指导和监管职能。划定的11572公顷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不得进行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及鸟类栖息的活动,因科学研究需要进入核心区的,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
修复湿地,这里成了鸟类栖息的乐园
经过多年接续保护与建设,如今北大港湿地已成为珍稀鸟类栖息的天堂、野生动物的“庇护所”,更是滨海新区的“肾脏”和“调节器”。
北大港湿地管理部门连续实施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等,生态补水近400万立方米。水位不断提高,水域面积扩大,候鸟不再扎堆觅食。
湿地保护绕不开周边环境的整饬。2012年,护鸟站与观鸟瞭望塔启动建设。此后,每到候鸟迁徙高峰期,寻访人员和志愿者都会日夜坚守在湿地。盗猎分子一般在芦苇深处设拦鸟网,巡护人员就全天候巡视水库的芦苇丛和重点水域。“一旦发现鸟网,立刻清除,现在盗猎行为基本绝迹了。”尚成海说。
为强化执法巡护监管,保护中心组建4支专职巡护队伍,并将北大港水库养殖户从分散经营转变为集约化、公司化经营。“未来,北大港湿地将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1500亩。实施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建立11个固定监测站,生态补水1.2万亩。” 尚成海说,“北大港将为迁徙的鸟儿筑起永久的家。”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23日 16 版)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