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群众应尽量转移到安全平坝地区或者是异地安置,这样可以因人口压力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因为有很多灾害是人为造成的。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之举,这次可以“四川奔全国”,人员到外地打工或落户。现在山区县、市提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坡”、“退人还山” ,给野生动植物留有栖息地。尽量不去干扰大自然,让大自然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整个生态系统。
对于灾区重建工作要加强小城镇建设,把分散在山区危险地带的群众迁移下来,异地妥善安置。采取封山育林种草的方式,建立无人区或自然保护区,暂时不修公路,断绝交通。在地质松软地带要加强人工造林,多栽植适合当地气候、光热、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对于灾害较大,人口稀少的深山区,要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不去管理它,更不要破坏它,让其自然修复,若干年后这些地方有可能比人工修复的还要好。总之要给大自然以自我修复的时间与空间。
因为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造湖运动,象新疆的天山天池、吉林长白山天池、还有黑龙江五大连池等都是堰塞湖,现在都成了宝贵的高山湿地,并成为风景名胜游览区。这次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只要对上下游没有较大影响,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人们采取规避方式就可以不受其害,尽量不去管它,要顺其自然,采取封闭措施,迁移人员。若干年后,这样的堰塞湖有可能形成新的风景名胜区。里面有高山湖泊、溪流瀑布等湿地景观,成为各种鸟类、鱼类、兽类的乐园。这对调节当地气候及抗击干旱都有好处,对周围群众饮水用水也会带来方便。等于赐给人类一座天然水库。如果把堰塞湖再还原成原来地型地貌,不仅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有可能还会带来二次灾难。
纵观世界上的火山爆发、海啸、台风、地震,其实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无人区,就不是灾害,更谈不是灾难。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请专家在当地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安排灾区群众开展重建家园的工作。
我们还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能因人口激增,就无序开发,把家安在高危险地带,让大自然来惩罚我们。
我们还要保留一部份因地震造成的新的地型地貌,建立自然保护区,让其自然修复,若干年后肯定会成一个动植物的天堂,这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礼物。
我也说两句 |
![]() 支持! ![]() 不错! ![]() 关注! ![]() 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请专家在当地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安排灾区群众开展重建家园的工作。 是啊! ![]() 们还要保留一部份因地震造成的新的地型地貌,建立自然保护区,让其自然修复,若干年后肯定会成一个动植物的天堂,这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礼物。 有道理! ![]() 很及时的建议! ![]() 重要! ![]() 好建议! ![]() 国家领导人可以在宏观与微观环保上参考此文。 ![]() 可以投稿给绿色时报吗?地址q_q_love@126.com,请您注明您的详细地址及邮编。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