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半夏草
专业号:半夏草
2012/10/11 15:25:37

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

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泾河、灞河和渭河交汇区域,地跨西安市未央区、灞桥区和高陵县,有开阔的河口三角洲和较好的天然植被,两岸鱼池众多,是候鸟良好的栖居之地与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是西安城市湿地生物圈的核心和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命支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是温带半湿润气候,土质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长安八水”构成了西安湿地的主体骨架,泾、渭、沣、浐、灞、滈、涝、潏均与泾渭湿地息息相关,形成以渭河为主干、七水为分支的西安湿地网状结构。目前随着渭河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加强,湿地蓄水能力不断提高,水体质量大为改善,泾渭湿地是西安市长远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同时,泾渭湿地保护区也是皂河、漕运明渠、幸福渠、浐河、灞河西安五大排水系统汇集点,对降解城市污水、废水,改善河流水体质量,调节和改善西安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泾渭湿地作为自然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储存地下水、降解污染、防止沙尘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功能,无愧于“西安之肾之称。由于保护区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建设和管理还面临重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问题

1、河滩地被大面积围垦,自然植物被严重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五十年代以前,西安北郊张家堡渭河边,曾经有广阔的沼泽森林分布,河汊纵横,芦苇万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经过连续30年毁林开荒,毁坏了河滩自然植被,改变了河滩地的土壤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同时农业生产活动干扰了鸟类的栖息生活,也使其他动物数量种类减少,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2、河道采砂严重破坏河滩自然地貌,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化

受经济利益驱使,保护区范围内河道采砂现象极为普遍,屡禁不止。河道采砂造成了湿地自然植被和河道地貌的严重破坏,导致湿地生态退化,湿地景观破碎。

3、湿地水体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受损

泾河、渭河、灞河水体严重污染,渭河尤为严重。保护区内的水质已经严重变质,使水体生物生态系统受损,也威胁到水鸟的生命安全,使湿地生态系统整体退化,进而影响到湿地生态效能的正常发挥。

4、人为活动频繁,干扰候鸟栖息环境

泾渭湿地是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由于湿地位于西安市郊,人为活动频繁,干扰了候鸟的栖息生活。尤其是河滩地采砂和垦荒,直接造成了候鸟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候鸟种群及数量减少。

二、管理问题

1、资金渠道狭窄,建设资金不到位

泾渭湿地保护区中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检测工程、宣传教育工程、保护基础设施等纯生态公益性建设项目原则上由政府投资,资金的来源主要依赖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湿地保护属于公益性项目,市政府应在资金上应给予大力支持,保证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同时资金能否如期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按期实施,保护管理成效和湿地生态效率的发挥。

2、法治制度不完善,相应执法权缺位

中国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曾一度被认为是荒滩废地而疏于管理,导致湿地无序开发与破坏。目前我国已经加入《湿地公约》,但是关于湿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陕西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例,但还是缺乏针对性。各个自然保护区各具特点,在资源类型、区域优势和面临困境等方面都不一致。最关键的是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在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时,相应的执法权力不配位,造成管理工作的难实施、难推行局面。

3、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淡薄,欠缺社区共管条件

泾渭湿地地跨西安市北郊未央区、高陵县、灞桥区三个行政区域,周围社区群众人口数量大,人为活动频繁,保护意识淡薄,再加上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民众河道采砂、垦荒耕地,不断地对河滩湿地进行人工影响,造成湿地功能退化。只有加强对周围群众的宣传教育,建立社区共管网络保护体系,才能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开展保护管理工作。

面对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保护好泾渭湿地,完成湿地的恢复与功能休整,使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泾渭湿地更好地发挥“西安之肾”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做为泾渭湿地保护区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命题。

经过多方的实地勘探调研并且论证,最后对于泾渭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一、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属于生态公益性建设项目,建设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同时也应该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外商、社会及民间资金。其中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宣传教育工程等应该由政府投资,而在保护中也应该利用湿地资源,把握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的时候,开发生态旅游、苗圃建设、泾渭文化长廊等多种经营性项目。这时候就可以采取多途径筹资、联合兴建、滚动发展、共同受益的建设策略。吸引大量民间资金进入湿地保护的管理中,完善湿地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区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保护管理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泾渭湿地保护区在《湿地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实行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将如何规范保护区河道采砂规定、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管理办法、社区共建规程等方面全部纳入管理条例中,使保护区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局面。

三、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专业人才,保障人才利用

保护区的管理、实施以及保护、科研、监测和开发利用,离不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是泾渭湿地保护区得以圆满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重视职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培养,更新和充实其业务水平,可以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能力,把泾渭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

四、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自然保护区肩负着教育广大群众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是教育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积极向社会群众宣传国家有关的自然保护的法律、政策、规章制度及其有关的常识,通过宣传教育,唤醒全社会及各界群众的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及湿地保护的意识,有利于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阅读 141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2/10/15 14:33:01写道:
顶!
游客于2012/10/11 16:24:32写道:
顶!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