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清理猎套
林区的雪地异常难走
1999年普查时,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剧减到5至7只。这些年,随着保护力度加强,野生东北虎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有20只左右
穿林海,跨雪原。
从1月7日到1月13日,60名志愿者兵分四路在黑龙江的绥阳、穆棱、东方红、迎春四处林区踏雪清猎套,保护东北虎。
斗严寒,战大雪。
在一周的时间内,60名志愿者在林区内清除猎套304个,现场抓获下猎套者一名,尽管在行动结束后,他们每个人都身心俱疲,但大家一致表示:明年,我们还来。
这项名为“巡山清套保护东北虎行动”得到了专家学者、影视明星、知名人士、普通市民等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汇聚在网络上 只因都爱老虎
这支护虎志愿者队伍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是一名90后大学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学生、教师、记者、私企老板、公司职员……
“志愿者应为20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公民,男女不限”“热爱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身体素质良好,有一定野外经验和对于恶劣环境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010年11月10日,一则志愿者招募启事出现在了MY399论坛上。这是一个哈尔滨的同城网络社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网友来此浏览、“灌水”。
这项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等单位主办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咨询电话、报名表纷至沓来。据统计,共有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余名网友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最终,经过严格筛选,60名网友入选其中,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66岁,年龄最小的是一名90后的大学生。这些入选的网友来自各行各业,学生、教师、记者、私企老板、公司职员……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野生动物保护活动。
来自陕西的网友小晓有着6年的户外运动经历。现在,她每周都要进秦岭山捡拾垃圾,做“净水鸟”。她在报名表中写道,“请给我一次保护环境,拯救自然、拯救人类、拯救自己的机会”。
来自黑龙江的网友虎头蛇尾说:“本人属虎,从小住在动物园旁,伴着虎吼入睡,现虽园散虎离,但家养三只小虎(猫),仍可同床伴眠。本历年末,真心想为我的还在深山里面临各种险境的本家做点事”。
“东北虎和扬子鳄同属濒危动物,保护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自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孙四清希望够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到更多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知识。
“年轻就要不靠谱,我要保护大老虎”,上海网友Jerry的表态直接明了。
1月7日,带着不同的梦想,为着同一个目的,60名志愿者被分为四支小分队开始向绥阳、穆棱、东方红、迎春四处林区进发。
进山踏雪清套 不畏天寒地冻
由于路途坎坷,各个小分队每天的午饭只能在山上解决。零下27摄氏度的低温让随身携带的包子很难保温,矿泉水更是冻得邦邦硬的,一周时间成功清除猎套304个
志愿者们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摘除林区内被偷猎者绑在树上或其他地方的猎套。
这种猎套一般都是用铁丝制作而成的,一旦动物误入其中就会被勒住腿,而且是越挣扎勒得越紧。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
尽管出发之前已经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了预判,尽管有当地林场的职工当向导,但现实的环境还是给志愿者们来了个下马威——且不说天气有多冷,仅最浅处齐膝深、最深处齐腰深的雪就让他们举步维艰。
金雷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同时也是迎春小分队的领队,虽然从小生长在东北,但林区的大雪还是让他吓了一跳。“根本没法走,必须有一个人在前面趟出一条路来。”金雷说,最惨的一次,一个小时只走了一公里。
一些来自南方的志愿者根本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来自浙江宁海的秦学军这样形容他走雪地的体会。“雪地里走路,就跟高抬腿一样,每一步都要付出比平时多一倍的力气。一天只能走七八公里路,还经常会跌跤。”
由于路途坎坷,各个小分队每天的午饭只能在山上解决。林区的工作人员为迎春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准备了包子,虽然包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但零下27摄氏度的低温还是让包子很难保温,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更是冻得邦邦硬的。“我们的条件就不错了,还有包子吃,其他小分队还有啃硬饼的呢。”金雷笑着告诉记者。
由于环境恶劣,加上每天体力耗费过大,不少志愿者生病了。1月10日,迎春分队来自山东的志愿者“老鬼”和黑龙江的女志愿者“尖叫”都不幸发起了高烧,尤其是“尖叫”,体温一度达到了39.2度。为了保证安全,两人当即被送往山下医院进行治疗。
次日早晨,刚一恢复的“老鬼”就要求上山继续清套,理由是,“自己虽然已经清除了10个猎套,但离目标还差的很远”。一旁的“尖叫”也不甘示弱,“我刚清了6个猎套,与其说我是清套累病的,不如说是清套太少上火急病的。”
最终,经过60名网友的共同努力,304个猎套被大家成功清除,一名来自黑龙江省外的“下套者”更是被志愿者们逮了个正着。
保护濒危动物 保护生物多样
东北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保护东北虎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整个生物多样性
这次网友进山清套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开拓者、73岁的马建章院士对网友们的护虎行动赞赏有加。
马建章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境内还有150只左右野生东北虎。由于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猎和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到1999年普查时,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剧减到5至7只,几近灭绝。
“好在近年来我国实施‘天保工程’,加大了执法宣传力度,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年递增。目前,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有20只左右。”马建章院士认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目前俄罗斯境内还有400只以上的大种群。可以通过栖息地保护把俄罗斯境内的虎吸引过来,实行“跨国婚姻”、“借虎生虎”,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种群是完全有可能恢复的。
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扩大与其能否获取充足的食物密不可分。即使在拥有400只大种群的俄罗斯,野生虎也面临食物不足,食物链断裂的危险。马建章院士认为,此次“巡山清套保护野生东北虎”行动,保护了野生虎和其食物链上的野生动物。“东北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保护东北虎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整个生物多样性。”
所有的志愿者在活动结束时都明确表态,明年,他们还会集结在这里,继续参加保护东北虎的清套活动。
责任编辑:小娟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