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江西未改鄱阳湖建坝决心 并非专为解三峡“后遗症”

媒体: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6/5 7:08:11

  江西省政府人士称,建坝并非专为解三峡“后遗症”;但专家对建坝将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担忧仍在

  “江西省政府确实正在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其出发点并非像近日一些媒体所报道的,为了消除三峡工程给当地带来的影响,而是早有此打算。”6月1日,供职于江西省政府某水利相关职能部门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电、航运、旅游等经济因素的驱动,才是江西省对该工程最为看重的方面。

  记者了解到,虽然江西省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坝的相关工作,但该工程的立项、上马,眼下看还为时尚早,“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项目曾经几次被提出,但均未获得批准。现在虽然前期工作一直在做,但国家发改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准。”上述政府人士透露。

  知情人士称,鄱阳湖水坝之所以屡次没能获批,主要与前些年江西当地领导更迭、专家学者一直持反对意见等因素有关。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次是2009年,15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专家联名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咨询报告,认为如果鄱阳湖建坝,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一些濒危、珍稀鱼类、鸟类将因其栖息地、觅食地不复存在将有种群丧失的危险,同时,鄱阳湖建坝也影响下游大城市的供水安全。

  近年来,江西省对于鄱阳湖大坝建成后的运行方式做出调整,由“调枯控洪”调整为“调枯不调洪”,但水资源保护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做了调整,但水坝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虽然几次受挫,但江西省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坝建设的决心未曾改变。在2009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鄱阳湖水坝被列为“一号工程”。

  江西方面认为,大坝一旦建成,鄱阳湖持续干旱等现象将得到遏制,沿湖岸线可利用,美化环湖地区水环境,打造水面景观,城镇景观环境建设,发展湖区旅游事业。对于这一工程,江西省给出的路线图是“重点研究、适时推进”。

  对这一项目,江西省显然志在必得。江西当地媒体曾披露,鄱阳湖大坝建设拟投资96亿元。配合《规划》,2010年,江西省政府抽调建设、水利、自然保护等方面的人员,专门组建了江西省鄱阳湖水利工程枢纽建设办公室,这一厅级单位作为常设机构,专职负责推进鄱阳湖水坝相关工作。“现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进行前期科研论证,也跑跑部委”,知情人士称,鄱阳湖水坝从前期研究到立项、项目建设,该办公室将全程负责。

  但是专家学者对鄱阳湖建坝的生态担忧仍在。针对前述十五位科学家进言国务院的咨询报告,2010年,江西省鄱阳湖水利工程枢纽建设办公室专门组织专家,对鄱阳湖是否适合建坝进行前期论证。知情人士透露,在最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专家的论证意见称,由于鄱阳湖已有近30年未进行过系统考察,现有数据陈旧,目前尚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阅读 58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