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到红树林基金会准备的行前作业开始,一直到韩国首日晚餐后的讨论。我一直是执着自己的问题的:学习韩国的几个项目点是怎么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包括如何对学生开展、如何对公众开展、政策如何、资金如何……
于是,内容丰富的三天学习启动了,每天拜访许多的人、有政府官员、有NGO、有可爱的学生、有专业的自然教育工作者、有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看许多的风景,有密林深处的小小湿地、有旷野宁静的芦荡湿地、有如诗如画的河口滩涂的落日;问许多的问题,每一个伙伴都有不同的问题,随着交流的深入,问题还在不断的延伸;遇见各种不同形式的自然教育创意,带有当地老年人生日的宣传月历、有可以游戏体验的野餐餐布、充满地域特色的自然笔记描摹绘本等等。
此次考察之行信息量非常大,同行的伙伴们总在每天的晚餐后进行交流碰撞,收获颇丰。
关于湿地教育,虽然政策关键、资金重要,但是离不开对湿地有情感的人,侃侃而谈的济州生态旅游协会古会长,娓娓道来的海女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如数家珍的湿地教育中心金女士、校园一角和我们热情打招呼的孩子,他们是湿地的主人、他们让湿地更加生动形象、让湿地的美好可持续。
科普场馆是必须的,但面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内容丰富的户外,才是最直接的科普场地、最有效的科普。讲每一棵树、每一棵草、上一次户外课堂的遗留痕迹、自然生命之间的故事、做与自然相关的游戏、感受每个生命在自然里的存在和美好。
学习小结会上,虽然伙伴们对出发前自己提出的预设观点,很肯定的否定了,但却带着快乐的微笑。互相之间会心一笑,心有戚戚焉!
学习结束后,和伙伴们在咖啡店喝着暖暖的热饮细聊,看夕阳余晖,顺天湾静静的美着。未来,知音同行,游刃有余!
和韩国伙伴探讨湿地教育
湿地保护者(左)赠与沙漠治理者(右)一件监测滩涂侵蚀的工具
作者简介
陈亚芹,女,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同年进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现任保护区宣传教育科副科长,主要负责自然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相关方面工作。
陈亚芹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