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旅游 > 正文

借我一双慧眼

媒体:泰州日报  作者:曹学林
专业号: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5/11/20 15:50:30

这几年,姜堰旅游渐成气候,溱潼古镇和溱湖湿地名声日响,为增添文气、名气,文化旅游部门经常邀请国内一些文艺名家前来采风,阎肃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傍晚,我和本地几位文艺家一起来到姜堰宾馆“东苑”楼,等待阎肃老的到来。“东苑”是接待贵宾的地方,环境很幽静,前后两栋二层小楼,前楼是餐厅,后楼是客房。中间有一个院子,院内绿树婆娑,翠竹摇曳,一条鹅卵石小径连接前后两楼。室内柔和的灯光从窗户透出,映照着满院枝叶花影。我一边等待,一边轻哼着阎肃写的《雾里看花》歌词。

不一会,阎肃夫妇在领导的陪同下进入园内。我们在门口将他们迎进餐厅。席间,谈得最多的当然是阎肃老所创作的歌词,许多首歌大家都词能背、曲会唱。《我爱祖国的蓝天》、《敢问路在何方》、《说唱脸谱》、《长城长》等都耳熟能详、传唱不衰。有人借着酒兴,竟在桌上当场唱起来。见到他的歌受到这样的喜欢,阎肃老也非常开心。我要说的自然是《雾里看花》,这首歌词美、旋律美、意境美,又启迪人思考社会和人生,可是它的风格却是朦胧的,阎肃老从来都是金戈铁马、冷月秋风的浩然之气,怎么感叹起“雾里看花”,难以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了?那“借我借我一双慧眼”的呼喊,寄托着什么寓意?

当我问起这个疑问时,阎肃老“嗬嗬嗬”地笑起来。他说,好多他的同事、老友也问他,你搞的什么名堂?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也写起“花呀月呀”的了?他们不知道,我这首词其实是为“3·15”晚会写的,“3·15”不是打假嘛,现在社会上不是假货多嘛?你说那真真假假的东西你能分得清吗?谁不想能有一双慧眼,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原来如此!这样美的一首歌,原来是为“打假”创作的。阎肃老又说,你总不能直接就写假货多、分不清呀,你总得写出一点寓意,写出一点诗情来呀。大家就是大家,不经意间的一个命题创作,却诞生了一首好歌!我们一个个以酒表达发自内心的钦佩。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来到东苑,本想悄悄地在楼下静等。谁知阎肃老早就起身,已经沐着晨风朝霞,绕着宾馆四周,将姜堰街巷看了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见到我们,阎肃老说,嗬嗬,我已经开始采风了,姜堰,好地方!夜里安静,早晨空气清新,街市繁华,民风淳厚,处处给人古朴富庶的气息,好,好!我们都被阎肃老的风趣感染了、感动了。

吃过早餐后,我们登车出发,第一站是溱潼。溱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有“溱潼会船”民俗,有“千年古山茶”奇树,有“溱湖八鲜”美食,有“兄弟院士”故居,有一大片的泰式古民居而出名,已经打造成可与江南周庄相媲美的水乡古镇。我们到达时,镇领导早已在那里迎候。在他们引领下,阎肃先生和夫人一一参观每个景点,了解地方文化与历史渊源,不时提出一些疑问,得到满意解答后,总是点头夸赞,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好”。一棵长在院里的欹曲着的古树,一块嵌在墙上剥蚀了的砖雕,一口依然水清如镜的古井,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对于清明节为什么会有会船这一习俗,为什么有“天下会船数溱潼”之谓,他更是问得仔细。为了让他对会船有个直观的感受,在“溱潼民俗风情馆”,我们为他播放了一段视频,那千篙万桨闹溱湖的壮观场面,令阎肃老直呼“震撼”,欣然命笔:“溱潼古镇好,会船天下闻”。

中午,在溱潼镇招待所,我们陪同阎肃夫妇吃饭。菜肴以“溱湖八鲜”为特色,虽是地方土菜,但都是出水鲜,绝对的生态环保。其中号称八鲜之首的是“溱湖簖蟹”,正是秋风初起、簖蟹上市季节,那一个个蒸煮得壳红油亮、个大肉肥的簖蟹,刚一端上桌来,就引得大家胃口大开。阎肃吃完一个,连夸“好吃、好吃,不输阳澄湖大闸蟹!”我们又给他夹了一个,他没谦让,又吃了下去,再给他夹时,他连连摇手:“吃不下了,吃不下了!”停了停,又对溱潼的领导说:“确实不错,好,好!”我们看到阎肃老像一个孩童一样,很开心,很愉快,心里也很高兴,加之喝了一点酒,话语也变得多起来,与阎肃老的交谈也就有些无拘无束起来。

我们跟阎肃老说,经常在央视看到您,您参与了那么多的活动,创作了那么多的作品,实在了不起啊!阎肃老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是却反而变得越来越忙了,他们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我,我也琢磨,他们为什么喜欢我呀?一是能干事儿,二是不捣蛋,三是身体好,你说有这三点,他们能不找你吗?听阎肃老这样一说,大家都笑了,既为阎肃老的风趣幽默,又为他的坦诚实在。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谁不喜欢“能干事、不捣蛋、身体好”的人?

下午,我们陪阎肃老参观了溱湖湿地公园,生态农业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姜堰城区,虽是走马观花,但阎肃老每到一处都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在湿地公园麋鹿观赏区,他听了导游介绍,溱湖是麋鹿的家园,产生疑问:大丰滩涂麋鹿那么多,是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怎么你这儿是麋鹿家园?我们告诉他,姜堰溱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野生麋鹿最后消失地,五六千年前,当麋鹿在古海陵大地“千万为群、奔突掘耕”之时,大丰还淹没在海水之中尚未成陆。那时的姜堰正是一片适宜麋鹿生存的广袤的海边滩涂,有大量出土的麋鹿化石为证,有古生物专家的考古研究为证。阎肃老听了,不停点头,站立在观鹿亭上,放眼奔跑嬉戏的鹿群,阎肃老似乎在倾听溱湖深处远古麋鹿的足音。

阎肃老是第一次来姜堰,这么一个地方对他无疑是陌生的,但我看得出,他是很想把姜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他不需要借人慧眼,他的一双眼睛就是慧眼。在陪同阎肃老采风的过程中,我曾注意观察过他的眼睛,那是一双深邃、睿智、犀利的眼睛,那是一双明亮、灼热、专注的眼睛,可以说阎肃老能够成为这样的大家,与他有着这样一双“慧眼”息息相关。而无论对于文学、艺术,还是对于人生、社会,都应该炼就这样一双眼睛!

短短一天多时间,对于姜堰,阎肃老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特别是对溱潼古镇,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跟镇上的领导结下了难忘的友谊。以后几年,阎肃老多次应溱潼镇邀请,参加溱潼古山茶观赏节、中国溱潼情侣节,还担任过情侣节证婚人,发表过情趣盎然的证婚词。那滋味独特的溱湖簖蟹也得以多次品尝。在小酒微醺之际,还曾作诗吟咏:“香菱揺绿浪,簖蟹蕴肥膏。喜逢七夕会,醉题溱潼好。”

尽管后来的这些活动,我没有参与,也没有能再与阎肃老见面,但与他“亲密接触”的这一短暂时光却令我难忘。多年之后的今天,当我敲击电脑,记下这段经历时,我的耳畔又响起那英那深情的歌声。

阅读 101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