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会议"召开

媒体:中国水利网站   作者:刘艳飞
专业号:日月同辉
2008/1/18 19:53:34
 

      “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会议”17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来自中国、越南、日本、瑞典、南非等国的80余名海内外代表学者参加了会议,就红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河流域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巍山县,流域分布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市、玉溪市、昆明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自治州七个州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玉林县,进入越南以后和流经越南的老街、安沛、越池、河内、兴安、太平等省,经红河三角洲注入印度洋北部湾。在红河流域地区,上百万不同民族的人民在河谷两岸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发展了具有红河流域特点的文化。


会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纳麒提出了“流域发展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源区,河流治理要关注源区”的观点。他指出,“红河源区”,就是要让全社会重新认识红河源区、共同关注红河源区,保护红河源区。这对于推动整个红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越南文化通讯研究院院长阮志坚称,红河不仅仅造就了一方土地,更是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文化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说中国与越南双方应该共同合作研究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保护流域的生态与环境。


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郑晓云说,正确认识红河与红河流域各民族文明形成的关系以及生态文化的内涵与系统性作用,对于构建红河流域当代生态文明,保护红河流域的生态与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8日,与会专家将针对红河流域生态文明研究、流域民族文化和生态与环境保护、中越两国保护红河流域民族生态文化的合作对策等6个议题进行分组讨论。


会议旨在通过对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讨,加强对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红河流域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促进红河研究的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提升红河的国际影响。此次会议由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越南国家文化通讯研究院主办,会议期间共收到海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70余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月18日

阅读 28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