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10日讯 (记者 刘岚)为了减轻内蒙古段防凌压力,3月10日10时,根据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批复,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启动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沈乌干渠分凌减灾方案,向乌梁素海及乌兰布和的湖泊分凌(水)。据介绍,这是黄河上游防凌历史上首次人工分凌,计划分凌(水)量2.2亿立方米。
据黄河防总办公室介绍,黄河内蒙古段目前稳定封河720公里,预计3月中下旬进入开河期。由于目前内蒙古河段河槽蓄水量达18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高出50%,且分布不均,加之一些河段早已形成的“悬河”形态及堤防达标率低,防凌形势为40年来最严峻的一年。
据了解,黄河凌汛发生在封冻、开河的冬春之季。由于黄河在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南、山东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未封冻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下段冰封影响,水流下泄不畅,易产生汛情。据介绍,黄河开河有“文开河”和“武开河”之分。“文开河”时,冰冻融化较缓慢,淌凌密度小,开河平稳;“武开河”时,以水动力为主,水鼓冰开,大块冰凌汹涌而下,这样就容易在河道弯道或狭窄出形成冰塞、冰坝,造成河道水位的急剧抬高,形成凌灾,其危害程度常常超过洪灾。历史上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鉴于内蒙古严峻的防凌形势,3月9日,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带队国家防总防凌工作组亲临内蒙古防凌一线指挥调度。此前3月6日,国家防总、黄河防总派出以黄委副主任廖义伟带队的防凌工作组赶赴防凌现场。3月9日,黄河宁夏段260公里封冻河段已开河210公里,凌水下泄后加大了内蒙古河段防凌压力,为此,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指挥部申请启动防凌分引水应急预案。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启动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沈乌干渠分凌减灾方案,以部分削减槽蓄水量,减轻内蒙古河段的防凌压力。
据悉,启动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大闸后,分凌(水)流量可达115立方米每秒,分凌时间为15天。在这15天中,1.5亿立方米凌水将分别引入灌区内12条干渠,其中向乌梁素海分水约7000万立方米,向牧羊海及周边湖泊、湿地、苇田分水3000万立方米;总干渠三闸上乌拉河、杨家河等干渠以调控蓄水为主,再通过斗、农渠向湖泊、湿地等分流减灾消化分洪水量5000万立方米。而当黄河开河至内蒙古三盛公水利枢纽拦河闸下时,由三盛公水利枢纽调控闸上水位,还可通过沈乌干渠向乌兰布和的湖泊、海子分洪引水7000万立方米。
为了减轻内蒙古段防凌压力,黄河防总从3月5日起已将甘肃刘家峡水库下泄流量由300立方米每秒减至240立方米每秒,内蒙古防汛部门和解放军空军也做好了动用飞机炸冰的各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