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邛海湿地保护四川省长期研究基地学术交流会在西昌学院召开。会议由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邛海保护四川省长期研究基地负责人胡金朝教授主持,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特聘教授刘兴起教授做题为《7000年以来邛海流域气候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的学术报告,西昌市林草局副局长周俊、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杨军、环境监测站站长肖克彦、水利局水保科秦艳和西昌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张文友副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海涛教授、副院长张万明教授以及杨红等部分教授、博士、学生参加交流会。
刘兴起教授的团队通过采集邛海沉积物,深入研究沉积物中的孢粉等,揭示了7000年来邛海的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并利用DNA检测手段揭示了2400-800 yr BP期间邛海农业和渔业发展概况。刘教授通过已取得数据和结果,初步认为7000年以来,受太阳辐射的驱动西南季风逐步减弱,邛海地区的水热条件逐步变差;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稻、葡萄以及鲤鱼所占比例逐步升高,说明渔业和农业逐步发达;1000年以来,则木河断裂带活动加强,造成地震和泥石流频发,推测邛海的非正常岩层或与地震、泥石流有关。
胡金朝教授感谢刘兴起教授的团队不远千里来西昌学院做报告,与西院师生分享邛海研究的最新成果。西昌学院参会的教授、博士和西昌市林草局、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环境监测站、水利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围绕刘兴起教授的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大家提出一、利用目前7000年以来邛海底泥的科研成果,能否阐述邛海是如何形成的?二、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阐释开展此项研究对今后邛海保护和管理有什么意义。三、邛海底泥科研成果对凉山州其他高原湖泊的保护有什么参考意义。四、期望刘教授团队与西昌学院合作,共同申报有关科研课题,进一步开展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五、建议再深入开展研究近100--200年以来邛海流域的植被组成,对比分析邛海流域周边飞播林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胡金朝教授指出,刘教授的研究选题新颖、手段先进、结论可靠,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否结合林草、环境以及人文历史,为邛海的发生、演进提供科学支撑,并且能否预测邛海的未来变迁。胡院长希望西昌学院今后可以和刘教授团队更加紧密联合,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通过领域交叉,思维发散,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邛海湿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