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水是一条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良的河流,其水质清澈,曲折迂回,两岸风光旖旎,宛如一幅神奇而美妙的山水画,为历代名人墨客所咏叹。
地理位置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的衡东县境内,公园主要组成部分洣水是湘江的一级支流,由东向西流入湘江。地理坐标为:东112°56′06″~113°15′22″,北纬26°58′04″~27°09′47″。
公园范围
湿地公园的范围主要包括流经衡东县境内的洣水全部、洣水一级支流永乐江流经衡东县原草市镇境内部分。上游从草市镇的江坪村与攸县的交界处开始,途经草市、高湖、杨林、甘溪、洣水、吴集、新塘、霞流8个镇,下游于新塘镇洣河桥村的洣河口汇入湘江,境内全长72.5公里,其范围包括全部的河道两侧部分河叉口、库塘和绿地,总面积2983.6公顷。
地质地貌
衡东位于浏阳—江永早—晚期新华夏系断褶带中段,衡阳盆地北东部,地貌类型多样,其中以丘陵为主,低山高岗为辅,兼有平原和中山,地貌轮廓是以中部低山、丘陵、高岗构成“X”形隆起为骨架,以洣水为横轴为东、向西及以县境湘江段为纵轴向北三面敞开,形成三盆(衡邵盆地、醴攸盆地、株渌盆地)夹低山的格局。县境有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山峰30余座,最高山峰为天光山,海拔814.9米,最低点为大桥镇澎陂港,海拔仅39.2米,最大相对高差775.7米。
从地质结构来看,项目区地处五岭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过渡地带,即“衡阳盆地”东北沿。地质构造复杂。元古、古生、中生、新生界均有零星出露,以新生界第四系最为发育;其次为三迭系印支期和早侏罗系燕山早期岩浆岩侵入。
地貌是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特征,湿地公园的范围和周边地区的地貌划分三大成因类型、4个形态亚类型。
1、堆积地貌~平原(Ⅰ)
平原地貌由河流冲积堆积作用及可溶岩性由于流水封闭在山间洼地而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洣水及其直流下游和灰岩地区,以及溪谷两岸中冲积物堆积而成的溪谷平原,时而有孤立岗地被平源环绕。平原地区,地面宽广而平坦,水域面积大,海拔高程均在100米以内。根据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分为三个亚类:(1)江河冲积平原(Ⅰ1ɑ),(2)溪谷平原(Ⅰ2ɑ)、(3)溶蚀平原(Ⅰ3ɑ)。
2、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岗地(Ⅱ)、丘陵(Ⅲ)
这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本区西部、东部、西北以丘陵为主,东部和西南部以岗地为主。其主导的外营力是由于流水的剥蚀作用及物理、化学风化作用。
3、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山地(Ⅳ)
山地主要分布在项目区的杨桥、甘溪、夏浦、吴集、杨林、草市等乡镇。海拔300~800米,地面坡度大于25度,主要物质组成为板溪群的变质岩、泥盆砂砾岩、石炭系的石灰岩,山脉脉络清楚,呈北东~南西或北北东~南南西,可见三级剥夷面:300米、500米、800米,山顶山脊尖峭,山坡为直线坡,冲沟发育呈ⅴ形,冲谷长而窄,坡度较陡,流水较急。根据形态特征,山地又分为低山、中低山、中山。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形地貌主要以堆积地貌~平原(Ⅰ)为主,其具体形态特征有河流、沙洲和绿地等。地势依河流走向,由东南(海拔65米)向西北(海拔44米)倾斜,坡降为千分之一。
东东和洣洣提问?你们知道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具体在什么位置吗?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