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视和保护红树林湿地和建设湿地公园的主要做法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包括了泥滩、红树林、传统基围塘、芦苇丛和鱼塘,是候鸟越冬和停歇的场地,已成为国际重要湿地。港英政府于1975年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限制人员、车辆进入自然保护区;1981年成立了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1983年起利用自然基金发展保护项目;1995年被国际组织列为“拉姆萨尔湿地”。香港回归祖国后,特别行政区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主动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全球候鸟迁徙的大环境来考虑,积极加入国际湿地保护组织(拉姆萨尔),接受国际湿地保护基金的指导和经费支持。据介绍,该自然保护区三分之二的经费靠国际组织和基金提供,香港政府只负担三分之一。香港专门为自然保护区立法,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周围土地开发。自然保护区有专门机构和常驻国际组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经过30多年的严格管理,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善的自然保护模式和管理办法。另外,香港政府还特别重视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传。自2000年至2006年,共斥资5亿港元在自然保护区的东侧新界天水围建成了占地0.6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加强香港市民对东亚湿地及其他湿地保护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湿地保护知识和意识。据自然保护区工程师介绍,香港米埔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一湾之隔的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连成一体,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一致。目前香港片区的自然保护工作起步早、管理科学规范,其对深圳福田片区红树林保护也非常关注。他们认为,如果深圳片区保护得好,香港片区就可以长期维持目前的良好生态环境,如果深圳片区生态保护进展缓慢,特别是水域污染、沉积物增加和人员擅闯入区内捕猎,则会对香港片区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专家还特别强调,米埔自然保护区与香港湿地公园是严格分开的,自然保护区不能有人员、车辆随意进入,保持原生态,而湿地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供市民休闲和获取湿地保护知识的科普场所。
两点建议
第一是要把福田红树林及其周围一平方公里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不能就红树林谈红树林保护,红树林与周围的泥滩、基围、芦苇丛、鱼塘以及深圳湾海域是连成一体的。应尽可能保持红树林周围的原生态,严格控制住周边的开发,加大红树林片区保护,包括保护好红树林,增加基围、泥滩、芦苇丛等生态链。此外,还要尽快为红树林湿地保护立法,择机申请加入国际湿地保护组织,争取国际湿地保护基金的支持和指导。特别要加大对红树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第二是要尽快规划建设深圳红树林湿地公园。因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应保留原生态,不能在这个保护区内建项目,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是严格分开的。可借鉴香港的做法,在红树林保护区东侧与新洲河口之间区域规划0.4平方公里用于湿地公园建设,供市民接受环境科普知识和休闲。要向政府建议争取早日确定公园用地,尽快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湿地公园。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